美丽的黄皮肤爱心援助工程 http://news.39.net/bjzkhbzy/181017/6587181.html

1.4《干金》苇茎汤加味(源于《备急千金要方》,印氏加味)

[方药组成]桃仁10克,生薏仁30克,冬瓜子30克(打),芦根30克,大青叶30克,鱼腥草30克。

[功用]祛瘀清肺。

[主要症状]发热咳嗽,胸痛,吐痰初为铁锈色,或为血痰,继则痰味变腥变臭,咯出脓痰。

[辨证要点]本证系温热在肺,热伤肺络,肺络停瘀,血瘀成脓,故见发热,咳嗽,胸痛,咳吐脓瘘,其味腥臭,中带脓血

[适应证]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肺脓肿、肺结核(空洞)等。

[加减法]大量吐脓痰加桔梗10克,生甘草6克,以助排脓解毒。肺热甚加桑白皮l5克,地骨皮15克,以清怖热。胸痛甚者加广郁金l0克,桔络3克,以活瘀通络。

[验案]

赫某,男,76岁,医院病案号。

初诊:年7月5日。主诉:咳嗽1个月余。

病史:1个月来咳嗽,咯白痰间夹黄痰,量多质粘,胸痛,胸闷气短,大便干结,1~2日1次,有高血压病及冠心病史。

检查:咳嗽频作,口唇发绀,端坐呼吸,心律不齐,时有早搏,心率84次/分,两怖呼吸音急促,右下肺可闻及大、中水泡音。x线胸片示:肺纹里粗重,右下肺部感染。心电图示:频发房性早搏。有ST—T改变。舌淡红,苔薄白腻,脉沉细律不整。

辨证:痰湿瘀阻。西医诊断:慢性支气管炎合并右下肺部感染。

冶法:祛瘀清肺。

处方:芦根30克,桃仁10克,生苡仁30克,冬瓜子30克(打),桔红3克,桔梗10克,生甘草10克,丹参24克,赤芍24克,川贝母10克,鱼腥草30克7剂,每日1剂,水煎服。

二诊:年7月13日。药后咳嗽减轻,咯痰明显减少,大便干结。舌淡,苔白腻,脉沉细滑,间有不整,继服上方7剂

三诊:年7月2O日咳嗽基本消失,痰亦甚少,胸痛已除,舌淡苔白,脉沉细。再服上方7剂,以期巩固。

[按语]《千金》苇茎汤是用以冶疗肺痈咳嗽,咳吐腥臭脓痰,胸中隐隐作痛为主的方剂,印会河教授加大青叶、鱼腥草,用其冶疗咳嗽、胸痛、发热或不发热,痰量多,血痰、黄痰或白痰,容易喀出,不只限于肺痈,而对慢性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扩张等,凡毒热蕴肺,痰瘀互结,具备上述之症者,皆可应用,而且效果甚佳,方中苇茎汤祛瘀清肺排脓,加人大青叶、鱼腥草清热解毒,控制肺部感染,效果显著。

1.5清燥救肺汤加减(源于《医门法律》,印氏加减)

[方药组成]冬桑叶10克,桑白皮15克,杏仁10克,麦冬12克,阿胶珠10克,枇杷叶10克,沙参15克,黑芝麻10克(打),生石膏30克(先下),石斛10克。

[功用]清热润肺。

[主要症状]咳喘无痰,或咳吐白色泡沫,质轻而粘,甚难咳出,咽干口燥,颊热面赤,口渴思饮,舌质红,舌苔少,脉细数。

[辨证要点]

本证因燥热伤肺,故咳喘无痰,肺热伤阴,致“肺热叶焦因而成痿”。故咯吐白沫。其白沫的特点:

第一是中间不带痰块;

第二是胶粘难出,

第三是必须同时伴有口燥咽干;

第四是白沫之泡,小于粟粒,轻如飞絮,结如棉球,难以咯出。

必须与痰饮严格区分。水泡之痰,咳之易出,落地成水,乃水饮所成,因寒而生;白色泡沫,系蕴热耗伤肺阴所致。质轻而粘,甚难咳出,比之干咳无痰,燥热更甚。故痰饮与白沫,一水一沫,一为寒湿,一为燥热,临床必须详细辨识,不可混淆。

[适应证]急、慢性支气管炎,喘息型支气管炎,肺炎,肺气肿,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肺部肿瘤行放射治疗后等。

[加减法]鼻塞流涕、咽痛,可加山豆根10克,鱼腥草30克,以清热解毒。如咳喘阵作,可加僵蚕10克,全蝎6克,蜈蚣2条,地龙15克(以上可任选一、二味),以定风脱敏。

[验案]

陈某,男,30岁,医院病案号。

初诊:年4月14日。主诉:感冒咳嗽1O余天。

病史:因感冒后咳嗽10余天x线胸透(一),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予抗生素、止咳药等效果不佳。现症干咳无痰,由于剧咳,彻夜不能眠.受寒后咳嗽尤甚,检查:x线胸片示:急性气管,支气管炎。血常规:WBC8.7×/L,N0.76,L0.23,E0.1,Hbg/L。听诊:两肺呼吸音粗糙。舌尖红,舌苔薄白,脉浮滑.

辨证;肺热燥咳。

冶法:清肺润燥止咳

处方;桑叶10克,桑白皮12克,杏仁10克。地沙参15克,生石膏30克(先下),浙贝母10克,阿胶珠10克,炙枇把叶12克,麦冬12克,黑芝麻10克(打),桔梗10克.生甘草10克。7剂,每日1剂,水煎服。

上方服4剂后,咳嗽明显减轻,夜间亦能人睡.

继服3剂后,咳嗽即告愈

[按语]该患者证属肺热燥咳,冶疗以清燥救肺汤为主加减。印会河教授治疗燥咳基本上使用此方加减,该方中桑叶甘寒味苦,轻清凉散,能清热宣肺,润燥为主药生石膏辛甘大寒,喜清泻肺经之热;麦冬滋养肺阴而润燥三药相伍,一宣一清一润,宣中有清,清中有润,其效相得益彰。佐以杏仁、枇杷叶止咳化痰,阿胶、胡麻仁滋阴润肺,人参、甘草补益肺气,而且甘草兼有润肺止咳作用.临床应用此方,凡症见干咳无痰,或咳喘吐白沫而不爽为主症者,并伴有口干咽燥,舌红苔少,脉细数者均可使用,一般疗效较好,在辨证时应当区分痰与沫之不同。

痰为水湿所生,一般量多有块,较易咯出;沫为燥热灼伤肺阴而成,量少质粘,轻如飞絮,胶粘难出,此方适用于后者,在用药方面常以北沙参代人参,且人参性温,易伤肺阴,故以养阴润肺的北沙参代之;尚可加入芦根、石斛等,以增强其润肺作用并可加入黛蛤散,因青黛可清肺热,海蛤壳亦有生津润肺之效,若伴有发热、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时,还可加入山豆根、鱼腥草以清热解毒利咽。

行之医话昨日回顾:

一次性分享三个中风偏瘫后遗症的高效专利方,独家首发的福利秘方,赶紧收藏吧

史上最全鼻衄、鼻窦炎、额窦炎、鼻炎、鼻息肉验方

三虫止痛汤治疗带状疱疹前期神经痛,总有效率%

有了这6个秘方,还有排不出的胆结石

奇效药方连载(四十一)

名医效方神仙奇方

名医印会河教授抓主症经验集粹(一)

中医各科秘方之各种头痛秘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dougena.com/sdgxw/10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