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解毒药鱼腥草射干
皮肤科白癜风杂志编委 http://pf.39.net/bdfyy/tslf/170706/5522593.html 2.4.15鱼腥草 2.4.15.1释名习性 始载于《名医别录》曰蕺(jí)。为三白草植物蕺菜的带根全草。本品茎叶紫赤,有鱼腥气味,故名。 2.4.15.2加工炮制 野生品夏秋采收,栽培品植株一尺以上开花时,割取茎叶,晒干或鲜用。 切制:切段晒干或干切。 2.4.15.3性味归经 辛寒,入肝肺二经。 2.4.15.4功效 1)解毒利咽:辛寒入肺,能清热解毒,排脓消痈。常用治肺痈、肺炎、痢疾、疮疡热毒。 2)解毒消痛:散热毒痈肿,疮痔脱肛。 3)利水消肿:辛寒入肺,治五淋,消水肿。 2.4.15.5鉴别应用 鱼腥草、败酱草、红藤三者均为清热解毒之品,消痈凉血力强。为治内痈专药。 鱼腥草:多用治肺痈。 败酱草:多用治肠痈。 红藤:多用治肠痈及乳痈。 2.4.15.6《本经》性味 《名医别录》味辛,微温,主蠼螋,溺疮。 2.4.15.8各论 滇南本草:性寒味苦辛,治肺痛,咳嗽带脓血,痰有腥臭,大肠热毒,疗痔疮。 医林纂要:行水,攻坚,去瘴,解暑,疗蛇虫毒,治脚气,溃痈疽,去瘀血。 2.4.15.9配伍应用 1)配野菊花:治痄腮。多因感受温毒后,肠胃积热与肝胆郁火壅遏少阳经脉所致。症见一侧或两侧腮部肿胀,边缘不清,按压有柔韧感和压痛。鱼腥草能清热解毒,排痈。野菊花能疏风散邪,清热解毒,二药合用,使风热去,热毒解。 2)配桔梗:二药同入肺经,为疗肺痈要药。鱼腥草长于解毒消痈排脓,桔梗长于宣通肺气,祛痰,,二药相使,宣肺祛痰,消热排脓。 3)配车前草:鱼腥草能利尿消肿,车前草能利水道,消水肿,别清浊,导湿热。二药合用,清热利湿,利尿消肿力强。 4)配蒲公英:二药均为清热解毒要药。二药相须,清热解毒力倍增。 5)配黄连:黄连清热解毒,善治大肠湿热。鱼腥草善治痢疾,二药合用,用治湿热痢疾。 2.4.15.10禁忌 虚寒及阴性外疡忌服。 2.4.16射干 2.4.16.1释名习性 鸠尾科多年生草本射干的根茎。本品茎直立而长,宽剑叶,如射之长杆,故名射干。 4.16.2加工炮制 春秋采挖,剪去茎苗,晒干。 4.16.3性味归经 苦寒,有毒,归肝肺二经。 2.4.16.4功效 解毒利咽,清热化痰,散热消结。 1)解毒利咽:射干苦寒入肺,解毒利咽,治喉痹咽痛。咽喉乃肺胃通道,主通利水谷,主气息出入。若遭风温邪毒或胃火热熏,气滞痰阻结于喉部,可见咽红肿痛,甚则喉痹。 2)清热化痰:用治肺热咳嗽,痰涎壅盛或咳逆上气。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 3)散热消结:外感风热温热与痰气结聚而成瘰疬结核。多发于颈部及耳前后,初期如豆粒,逐渐增大融合,表皮发红微热,后期可破溃流脓。初期宜散热消结,射干苦寒泄热正效。 2.4.16.5鉴别应用 马勃、山豆根、射干均为清热解毒,治咽喉不利之品。 马勃:质轻宣散,善治风热咽喉肿痛不利症。 山豆根:大苦大寒,善治热毒、火毒炽盛之咽喉肿痛及齿龈红肿。 射干:除具降火解毒外,尚能行血消痰散结,善治火盛热毒兼有痰水相结之肿痛不利。 2.4.16.6《本经》性味 味苦平,主咳逆上气,喉痹咽痛,不得消息,散结气,腹中邪逆,饮食大热。为下品。 主咳逆上气,喉痹咽痛,不得消息。 散结气:射干,苦能降泄。 饮食大热:苦而微辛,既降且泻,益以微寒。 2.4.16.7各论 本草纲目:射干苦寒,能降火,为治喉痹咽痛要药。射干麻黄汤取其降厥阴相火也。火降则血散肿消,痰解,瘕除。 本经:主咳逆上气,喉痹咽痛,不得消息,散结气,腹中邪道,饮食大热。 别录:疗老血在心脾间,咳唾,言语臭,散胸中热气。 2.4.16.8配伍应用 1)配麻黄:射干苦寒,降火消痰,利咽平喘;麻黄辛温,宣散肺气。射干以降气为主,麻黄以宣肺为要。一寒一热,一宣一降,开宣肺气,消痰平喘。治疗痰饮郁肺。 2)配黄芩:黄芩走上焦,入肺经,清肺热,泄肺火。射干苦寒,且有化痰利咽之长,二药合用,宣泄肺火,通利咽喉,用治肺痈初期,声音嘶哑。 3)配桔梗:桔梗辛苦平,新开苦泻,开宣肺气而利胸膈咽喉。射干味苦性寒,清热解毒,祛痰利咽。二药合用,清利咽喉之效更捷。 2.4.16.9禁忌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dougena.com/sdgxw/7388.html
- 上一篇文章: 盘点奔驰那些专为女性设计的实用功能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