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介绍黄豆(大豆)和豆浆~~~

黄豆(大豆)

甘,平

入脾,大肠,心,肺经

健脾宽中,润燥消水,解毒消肿

治食积泻痢,腹胀食呆,脾虚水肿,鼠疫,妊娠中毒,疮痈肿毒,外伤出血。

黄豆除了能健脾,还有一个很神奇的效用。

去水肿and润燥

大豆,入肺经,脾经,大肠经,都是对于身体水液代谢非常重要的经络。

一边消水肿,一边还滋润,是对身体整个体液调节系统的改善,把废水排出(去废水),顺便还能产生滋润身体作用的体液(生好水),这种润燥可能是做豆浆产生滋阴作用的前身吧。

①《日用本草》:"宽中下气,利大肠,消水胀。治肿毒。"

上述的功效基本概括了

②《本草汇言》:"煮汁饮,能润脾燥,故消积痢。"

说的怕不是豆浆吧。。。豆浆的确能滋阴润燥哦~

③《本经逢原》:"误食毒物,黄大豆生捣研水灌吐之;诸菌毒不得吐者,浓煎汁饮之。又试内痈及臭毒腹痛,并与生黄豆嚼,甜而不恶心者,为上部有痈脓,及臭毒发痧之真候。"

食物中毒或者菌类中毒,煎黄豆水灌下去催吐

④《贵州民间方药集》:"用于催乳;研成末外敷,可止刀伤出血,及拔疔毒。"

催乳,研磨成粉,可以止刀伤出血,拔疔毒

《本草求真》:"黄大豆,按书既言味甘,服多塑气,生痰动嗽。又曰宽中下气,利大肠,消水胀肿毒,其理似属两歧。讵知书言甘壅而滞,是即炒熟而气不泄之意也;书言宽中下气利肠,是即生冷未炒之意也。凡物生则疏泄,熟则壅滞,大豆其味虽甘,其性虽温,然生则水气未泄,服之多有疏泄之害,故豆须分生熟,而治则有补泻之别耳。用补则须假以炒熟,然必少食则宜,若使多服不节,则必见有生痰塑气动嗽之弊矣。"

生大豆内有水气,会有通利肠道的作用(“疏泄”的作用),吃多了可能会通泻过猛,导致腹泻,那么炒熟之后疏泄作用减弱,有补益的作用,但是功能偏向于“壅滞”,吃多了容易胀气。

所以不管生熟,都宜少吃~~~

豆浆是将大豆用水泡涨后磨碎、过滤、煮沸而成,源自黄豆,有着和黄豆相似的功效,但因独特的制法,多了“滋阴润燥,消热祛暑,生津解渴”的作用

现代营养学研究:

黄豆:

黄豆有“绿色牛乳”的美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钾,钠等无机盐,能降低胆固醇,预防老年痴呆的作用。其中含有的亚油酸可以阻止皮肤细胞中黑色素的合成,有效改善皮肤衰老,缓解更年期综合征的功效。

豆浆:

1.豆浆中含有的维他命B2有助于维持皮肤和头发的健康,维他命E促进新陈代谢。

2.豆浆中的配醣体使肠壁表面光滑、排便顺畅。

3.豆浆中含有可以降低、排出胆固醇的大豆蛋白质和大豆卵磷质,所以可以使血液清澈,维持良好的代谢状态。

4.豆浆中所含的硒、维生素E、C,有很大的抗氧化功能,能使人体的细胞“返老还童”,特别对脑细胞作用最大。防止老年滞呆、艾滋病、便秘、肥胖等。

5.每百克豆浆约含蛋白质3.6克、脂肪2.0克、碳水化合物2.9克、磷49毫克、铁1.2毫克、钙15毫克以及维生素、核黄素等,对增强体质大有好处。

6.豆浆含有大量纤维素,能有效的阻止糖的过量吸收,减少糖分,因而能防止糖尿病,是糖尿病患者日常必不可少的好食品。

7.豆浆中所含的豆固醇和钾、镁,是有力的抗盐钠物质。钠是高血压发生和复发的主要根源之一,如果体内能适当控制钠的数量,既能预防高血压,又能治疗高血压。

8.豆浆中所含的豆固醇和钾、镁、钙能加强心肌血管的兴奋,改善心肌营养,降低胆固醇,促进血流防止血管痉挛。

9.豆浆中所含的镁、钙元素,能明显地降低脑血脂,改善脑血流,从而有效的防止脑梗塞、脑出血的发生。豆浆中所含的卵磷脂,还能减少脑细胞死亡,提高脑功能。

10.豆浆中的蛋白质和硒、钼等都有很强的抑癌和治癌能力,特别对胃癌、肠癌、乳腺癌有特效。据调查不喝豆浆的人发生癌症的概率要比常喝豆浆的人提高50%。

11.豆浆所含的麦氨酸又防止支气管炎平滑肌痉挛的作用,从而减少和减轻支气管炎的发作。

《纲目》:"多食塞气、生痰、动嗽,令人身重,发面黄疮疥。"

简言之,不宜大量的吃~

关于煮豆浆出现什么奇奇怪怪的现象或者什么样的人能喝豆浆什么样的人不能和豆浆……阿新就不一一科普了,可以问百度~

反正阿新是经常喝豆浆的~~~

①治单纯性消化不良:黄豆一斤,血藤十斤。将血藤煮取汁,浓缩前把磨好的豆浆倒进血藤汁中煮沸二十分钟,过滤去渣,浓液烘干研粉备用。小儿每次0.5~1.0克,日服四次。(广西《中草药新医疗法处方集》)

②治痘后生疮:黄豆烧研末,香油调涂。(《纲目》)

③治诸拥疮:黄豆,浸胖捣涂。(《随息居饮食谱》)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联删。

帅气迷人的阿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dougena.com/sdgzz/5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