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发烧母亲怎么办老人发烧儿女怎么办六用
五用药说明 桂枝是温通血脉的,是让这个留住的血赶紧流走。 麻黄这个药,有发汗的作用,有利尿的作用,他有两个作用。跟桂枝在一块用,他就发汗。跟石膏在一块用,他就利小便。你听说过麻黄有毒不许用没有?现在我们药店里都没有麻黄,知道不知道?一个常用的药不卖了,“有毒!”谁说有毒了?中国人用了几千年了,怎么忽然有毒了? 石膏是这么个东西,跟发汗的药在一块用,他不妨碍发汗,跟通便的药在一块用,他不妨碍通便。 (杏仁是用炒的还是生的?) 炒的。 (从《伤寒论》上看到有“杏仁去皮尖”,这个有什么讲究没有?) “杏仁去皮尖”,在汉代就去皮尖。这个皮和尖,有一点小毒,不是致命的毒。带着皮尖你也没感觉,去了皮尖你也没感觉。 (杏仁有润肠通便的效果,在桂枝加厚朴杏仁汤、麻杏石甘汤、栝蒌汤这三个方子里边都有杏仁,我觉得是不是同时也有从大便排的功效?特别是桂枝汤加厚朴杏仁,因为发汗以后不顺利,有东西没排出来,那么加厚朴杏仁,是不是要从大便往下走?我想在小承气汤当中就是加枳实厚朴,就是让肠胃排空通大便。是不是这三个方子都有大便排的效果?) 我认为杏仁在这个方子里头不是通便的,厚朴杏仁在这个方子里头都不是通便的。因为桂枝汤是解表的,就是解肌的,解肌就是发汗。没有一张方子是既走表还通便,没有。 这三张方子里头都有杏仁,都是止痰的,都不是通便的。他能润肠不是通便,润肠和通便不是一回事。你看杏仁、桃仁这一类的东西脂肪多,都有润肠的作用,和通便不是一回事。 大承气汤、小承气汤,用枳实厚朴是为什么? 大黄是通便的,枳实厚朴只是起一个助动的作用,是除胀满的。如果说没有枳实厚朴,那么这个重点就没放在胀满上。只要有大黄就能通便,芒硝也能通便。 调胃承气汤就是大黄芒硝甘草,为什么?因为调胃承气汤不用枳实厚朴是因为没有胀满。他有燥屎,大黄芒硝就解决了。小承气汤是腹胀满,所以用枳实厚朴佐大黄。大承气汤症状是胀满而疼,大黄芒硝都用了,枳实厚朴也都用了。 (在栝蒌汤中有没有可能出现加用桂枝或者加用石膏知母的病势?) 有点意思,到今天我还没看到。你继续看,等你看到了以后你告诉我一声,你这个想象非常好。 (我是看到以前您那个肺感染的方子中有知母跟栝蒌一起同用的,通过大便来排。) 为什么呀?这个我告诉你,我唯恐栝蒌的通便不够,所以我加了三十克知母。知母也是通肠的,也是排异的。知母是什么呀?知母是白虎汤的一味主药。白虎汤就是通肠的,仅次于承气汤,是下法的轻剂,这么个意思吧。包括泻心汤、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栀子豉汤叫清法。实际上就是下法的轻用,也是排异的,从大便排的。 过去、现在都有,把方子开得混乱不堪,可能就是这种思想的放大。这还有点什么什么症再加上点什么,就是你说的这个。忌讳!忌讳胡思乱想!一张方子和一篇文章一样,不是字越多越好,是用字越少越好!内涵越多越好! 这个栝蒌汤加知母,可以有两个想法。一个是不用知母重用栝蒌,再加上三十克栝蒌,不用三十克知母,这是一。用三十克知母,不加栝蒌,这是二。这两个你要选择一个,要有根据地选择一个。如果你要认为肠里有可下的,比如说腹部胀不胀、满不满?你可以选用知母。选用知母,还是选用栝蒌,不能没有根据。 用一味药,像打架一样。多去人,不行再去两个。不行,人越多越容易让人打了。你看打靶的,一人一枪一弹,一发命中。去一千个人,都举起枪来,哗,这么打,未必打得住。 (在透表方里边,如果有便秘的话,您说是要用紫草,而且只能用紫草,那么和其他比,比如说知母啊……) 如果说透表,像麻疹、猩红热、脑炎,或者是长痈、肿、发热的肿,这个啊,最好是紫草,什么也不能代替紫草。为什么呀?紫草是活血的。 (我说两个病例,一个成功的,一个失败的,都是透表的那个方子,咽炎,我自己前两年,嗓子疼,我吃了银花、连翘、牛蒡子、牡丹皮、桔梗、甘草和山豆根。吃了以后就呕吐。我不知道是因为我的嗓子疼不严重,或者我药开得不对。另一个病例是给一个朋友,我的朋友嗓子疼、干、乏力、咽不下、恶寒、但发热不明显。我也开了同样的方子。两个小时以后,他所有症状都消失了,也就是说两个小时就好了。我就想了解,为什么我给我自己开方子的时候就呕吐,我给我的朋友的时候……) 你用山豆根没有? (对对,我自己具体症状我忘了,因为是前一两年之前。我的朋友是上个月。我给自己开了山豆根十五克。给我的朋友,没敢开山豆根,但是也好了。怎么理解这个?不知道是不是没对症?或者是因为严重或不严重?我的理解是严重的时候用山豆根,不严重就不用了。) 不是,山豆根这个药非常地苦,非常地难吃。这个药有催吐的作用。你看我啊,一般我不用他,我现在有这个毛病。你吐是因为山豆根,他没吐是因为没山豆根。他好了,你要不吐你也好了。你吐出来了,和没吃一样,你怎么会好呢?碍不着严重不严重,山豆根可以不用,山豆根有催吐的作用,桔梗也有催吐的作用,比山豆根要轻。 共抗白癜风你我同行北京去哪里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dougena.com/sdgzz/3731.html
- 上一篇文章: 收藏中药材及中药饮片的正确养护方法
- 下一篇文章: 桐柏山亮丽的名片桐桔梗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