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清孤·菖蒲人文美学展』

发起人:和堂空一

主办方:本朴书院

主编者:美观社

响应者:杨中良.老瓜.法乐.吕三.一味僧.

陈彦舟.云庵.一鹤.朴庵.陈安智

(以所邀内容先完备为编辑顺序)

石菖蒲

和堂空一·文

门前横着一条古涧。

高竹叠影,错落着,凝翠,留住风。古涧便隐于竹根深处。

我偶尔寻着青苔久侵的石头来到涧底。水清浅,野花默语,小叠泉时现,不闻尘嚣。

身体轻且稳,才可以在涧底行一程。水石相交,总有路径。但是得小心,越是深处,越是密密的聚满石菖蒲。野逸朴茂,厚碧流光。偶尔有一捧石上附着一株,如兰之幽,雅逸高卓。

捧起来,又不安地放回了原处。

他是这儿的主人,山水为根。到了我那儿,一瓢为食,肯定会以死明志。,

我念及此,贪念,也就歇了。

入夜,寂静。

枕边不远,便是古涧的水声。清历历。

石菖蒲应该也睡了吧。

丙申五月于一苇学处

杨中良

年生,山东蓬莱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第十一届全国青联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院特聘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元社社员,《中国书画》特约编审。作品多次入选全国大展并获奖,多家专业报刊以及电视有专题介绍。著有《中国篆刻创作解读·流派印卷》《艺概丛书·杨中良》《卧游溪山》《观心》等。发表文章共计五十余万字。

杨中良作品

释惠明《咏菖蒲》

根下尘泥一点无,性便泉石爱清孤。

当时不惹江湖恨,叶叶如何有泪珠。

杨中良作品

唐·李白《嵩山采菖蒲者》

神仙多古貌,双耳下垂肩。

嵩岳逢汉武,疑是九疑仙。

我来采菖蒲,服食可延年。

言终忽不见,灭影入云烟。

喻帝竟莫悟,终归茂陵田。

杨中良作品

金农《菖蒲》

菖蒲九节俯潭清,饮水仙人绿骨轻。

砌草林花空识面,肯从尘士论交情。

杨中良作品

苏轼

烂斑碎石养菖蒲,

一勺清泉半石盂。

老瓜

诏安人,现居厦门,书画好爱者。

老瓜作品

宋·辛弃疾

山下千林花太俗。

山上一枝看不足。

春风正在此花边,

菖蒲自蘸清溪绿。

与花同草木。

问谁风雨瓢零速。

莫怨歌,

夜深岩下,

惊动白云宿。

老瓜作品

陆游

今日溪头慰心处,

自寻白石养菖蒲。

老瓜作品

唐·张籍《寄菖蒲》

石上生菖蒲,

一寸十二节。

仙人劝我食,

令我头青面如雪。

逢人寄君一绛囊,

书中不得传此方。

君能来作栖霞侣,

与君同入丹玄乡。

老瓜作品

唐·沈麟《送道士曾昭莹》

南北东西事,人间会也无。

昔曾栖玉笥,今也返玄都。雪片随天阔,泉声落石孤。

丹霄人有约,去采石菖蒲。

老瓜作品

唐·黄滔

诗里几曾吟芍药,花中方得见菖蒲。

阳春唱后应无曲,明月圆来别是珠。

吕耀炜

号龙安,居西安。延边大学中文系毕业。中国当代文人书画研究会秘书长。陕西绿歌美术馆副馆长、艺术总监。出版有《墨韵清心》、《禅隐终南》、《龙安堂水墨精品》等画集。

吕耀炜作品

唐·尚颜事免伤心否,棋逢敌手无。

关中花数内,独不见菖蒲。

吕耀炜作品

唐代·张籍人心回互自无穷,眼前好恶那能定。

君恩已去若再返,菖蒲花生月长满。

吕耀炜作品

唐·施肩吾

十访九不见,甚于菖蒲花。

可怜云中月,今夜堕我家。

吕耀炜作品

唐·张籍

山中日暖春鸠鸣,逐水看花任意行。

向晚归来石窗下,菖蒲叶上见题名。

吕耀炜作品

宋·刘克庄

纵使菖蒲生九节,

争如白发长千丈。

但浩然一笑独醒人,

空悲壮。

吕三

名斌,别署坡子吕三,四川自贡大安人。生于文革,长于市井。仰视君子,羡慕小人。胸无济世志,手乏缚鸡力。喜新尤好古,性迂未敏求。若问学历,小学五年,中学六年,如此而已。

吕三作品

解缙《菖蒲》

三尺青青古太阿,舞风斫碎一川波。

长桥有影蛟龙惧,流水无声日夜磨。

两岸带烟生杀气,五更弹雨和渔歌。

秋来只恐西风恶,销尽锋棱恨转多。

吕三作品

宋·向子諲

共饮菖蒲细,

同分彩线长。

今朝真不负风光。

绝胜几年飞梦,

绕高居。

吕三作品

唐·李贺

莫指襄阳道,绿浦归帆少。

今日菖蒲花,明朝枫树老。

吕三作品

吕三作品

陆游

雁山菖蒲昆山石,

陈叟持来慰幽寂。

吕三作品

吕三作品

宋·朱翌

菖蒲九叶,

金英满把,

同泛瑶觞。

旧日东篱陶令,

北窗正卧羲皇。

一味僧

原名宋庆平,诗人,作家,现居沪上。出版诗集《蓝潮》、《情歌与独白》、《在语言内部》等,作品多次获得全国性大奖。近年主要从事书画创作。

一味僧作品

宋·袁去华

春老菖蒲花未著,

路长鱼雁信难传。

无端风絮,

飞到绣床边。

一味僧作品

陶庵张宗子

美目深藏,

桃核缝中寻芥子;

劲髭直出,

羊肚石上种菖蒲。

一味僧作品

唐·罗隐

解吟怜芍药,

难见恨菖蒲。

试问年多少,

邻姬亦姓胡。

一味僧作品

高述

龙髯谁为不可识,

石上菖蒲拳碧茸。

一味僧作品

东坡居士《石菖蒲赞》

其轻身延年之功,

既非昌阳之所能及。

至于忍寒苦,

安淡泊,

与清泉白石为伍,

不待泥土而生者,

亦岂昌阳之所能仿佛哉?

陈彦舟

原名陈建忠,年6月生于闽大田县吴山乡,草莽身份,耕砚田为生计,现居厦门。

陈彦舟作品

宋·韩元吉

正菖蒲叶老,

芙蕖香嫩,

高门瑞,

人知否。

陈彦舟作品

高述

年来青眼志未丧,

喜君绿发能冲冠。

陈彦舟作品

金农

莫讶菖蒲花罕见,

不逢知己不开花。

陈彦舟作品

《礼记·月令篇》

冬至后,菖始生。

菖,百草之先生者也,

于是始耕。

陈彦舟作品

《本草纲目》

其益智宽胸,

去湿解毒,

可以使人耳聪目明。

陈彦舟作品

明代·文震亨《长物志》

若菖蒲九节,

神仙所珍,

见石则细,

见土则粗,

极难培养。

陈彦舟作品

古人诗:

少年眼力健观书,卷裹千言一览无。

官事簿书昏惘惘,效尤石上种菖蒲。

一鹤

字子谦,别署青石,壶仕,号一鹤山人。祖籍福建,时居云南丽江,后文人主义画家,通音律,长书法,擅篆刻。

一鹤作品

郑板桥

玉碗金盆徒自贵,

只栽蒲草不栽兰。

一鹤作品

唐·曹邺

莲子房房嫩,菖蒲叶叶齐。

共结池中根,不厌池中泥。

一鹤作品

明张瀚《松窗梦语》

品之佳者有六:金钱、牛顶、虎须、剑脊、香苗、台蒲,凡盆种作清供者,多用金钱、虎须、香苗三种。

一鹤作品

唐·毛文锡

薄薄施铅粉,

盈盈挂绮罗。

菖蒲花役梦魂多,

年代属元和。

闫安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淮南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作品荣获中国书法第四届兰亭奖佳作奖,中国书法第六届楹联展优秀奖,全国交通杯书法大赛一等奖,书法作品入展第九,十届中国书法全国展,二届青年展等全国性展览二十余次,近年来致力于大草书法及新写意主义的绘画创作,其书画作品被国内外藏家及艺术机构广泛收藏。

闫安作品

王象晋又记:

记“乃若石菖蒲之为物,不假日色,不资寸土,不计春秋,愈久则愈密,愈瘠则愈细。”

闫安作品

张听蕉的《论菖蒲十则》中说:

“菖蒲性好阴,若烈日烘曝,叶反不青。最好花阴空隙处安置,略见日光,而受风露滋浸,自然佳胜。剪在春夏之交,剪时须净,不留杪上分毫,手段要猛,用竹剪将杪梢剪尽,闷足则茁芽方细。得水而养,水宜陈陈相因,盆内宿水,慎勿倒换,枯则添水,河中活水为上,池水次之。”

闫安作品

闫安作品

闫安作品

和堂空一

食砚僧

观音院沙门

本朴书院创办

别署:

芥庐.恭一.朴庵.大釆.补兰山馆.乞可.水绕屋.忏之

和堂空一作品

和堂空一作品

和堂空一作品

和堂空一作品

和堂空一作品

和堂空一作品

和堂空一作品

和堂空一作品

和堂空一作品

王云庵

又名王庚,号溪者,斋署眠云山房、元味堂。生于安徽颍州,求学暨南园,供职华润,修习书画鉴定。

年《壹周生活》专刊介绍其书法艺术

年象外形无迹——当代书画五人展修水展(修水)

年参与策划“鲁门侍郎”书画艺术文献展(连云港)

年参与石虎先生书画大展相关工作(北京)

年磨砚——云庵、韦陀、马树清书法篆刻三人展

云庵作品

《寄菖蒲书》

菖蒲清孤之名

最宜林泉

医者以菖蒲袪疾

文人以其消忧烦

现在菖蒲又开始盛行

但多有攀竞清高之嫌

真正与菖蒲同根同味

似乎只有长流水与不动石

人们爱山林之逸

却总难洗心上垢尘

借梅兰竹菊

取池上芙蕖

……

久之无用

又用盆儿困顿菖蒲

是人之有福

还是菖蒲之不幸

在市集见过菖蒲被当做幌子

以衬器皿

看着真是可怜

菖蒲如果有足

请入更深山

深到挖墙角的人

觉得不划算

和堂空一.呈

陈安智

原名陈正国,字楚山,号后觉庐主,年10月生,湖南常德人。一苇学处核心成员,美观社社员。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印盟成员。

不逢知己不开花·陈安智

◆本朴书院人文输出模范◆

美观社

主办·芥庐书院

心和助理·且慢禅客舍

.........-----.一瓢饮真茶院

...........----和叙堂

监理·设计是空一止

发布·有心香水行真

美观社·朴素为美,自在大观,同归觉社,法住心安

欢迎加入·共沐吉祥

和堂空一

赞赏

人赞赏









































北京白癜风哪个医院比较好
北京中科白癫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dougena.com/sdgzz/3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