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炮捶拳初级拳第一路
1.预备式:正身直立。面向侧方,两手自然下垂于身体两侧,掌心朝里,目视前方(图1)。 要点:凝神沉气,全身放松,意识集中。 2.左卧虎式:左脚向身体左侧前方上一步,足尖里扣,向下蹲身,两大腿接近与地面平行,成斜马步,同时左下变爪,自身体左侧向前伸出,肘微屈,爪心向下。右手成掌,腕部外旋,上移至右肋间,掌心朝上,目视身休前方(图2)。 要点:卧虎式(左右两式)是三皂炮捶五种桩功之一,又叫卧虎机。要求全身下蹲,大腿基本与地面平行,两膝里扣掩裆,两脚前横后顺,形成圆裆步(又叫四六步,前四后六,前虚后实,也叫斜马步),上身正直,沉肩坠时,含响拔背,两肩抱拢,虎背白圆。悬顶收额,头如顶物,气散意不旁驰,目视前方,意识集中。 3.右十字捶:两手变拳,右手腕部内旋,白右肋间向身体前方冲打,于臂伸直与肩平,拳眼朝上,同时左手腕部内旋,白身体前方向体后先搂后撑,手臂伸直与肩平,拳眼向下。与两拳前冲后撑的同时,左困前弓,右腿伸直,脚跟蹬地,形成侧小弓步,右拳力点在拳顶,左拳力点在拳尾(小指一侧)。目视身体前方(图3)。 要点:十字捶是三皇炮捶桩功之一,也叫十字桩,也是三皇炮捶上二炮之一,叫十字炮:要求拳架工整,步法严谨,劲力允实,神形一致。两膝裹裆,前弓腿膝不过足;后腿伸直,脚跟蹬地:两脚不能拔根拧钻(指后脚既不能脚跟拔地,也不能横向栘动,只能挺膝弓腿,变化步形)、冲拳时,右拳要由左手上方穿出,冲打腰部,动作要求拧腰转胯,胯动腰随,方可为有力:目视前方,要打出“无人似有人”的气势末,这就叫有形现形,无形观影,影动拳移,力打团发,气贯拳顶。 4.右卧虎式:左脚在前略提,向右横移上小半步,右脚向身休右侧前方上一大步,落实成为斜马步,同时向下坐身,两腿扣膝裹裆。与两脚上步同时,左举尘掌,自身体后经左肋间向前,在左胸前划一小圆后,收至左肋间,掌心朝上。左手划冈寸,腕部要外旋。同时右拳变爪,右腕部内旋,在身体右侧划一小圆后,扣抓十身体前,屈右臂,爪心向下,目视身体前方(图4)。 要点:移身换形时,动作要轻灵敏捷,足下要落步坚实,十趾抓地,落步为桩。拳经云“两手如捉虎,两足如掘上,胸中气要撒,丹田用力鼓”,形象地体现了卧虎式与十字捶的外形与内涵。其它要求同第二式左卧虎式,只是左右有别,但要求一致: 5.左十字捶:两手变拳,左手畹部内旋,左拳自左肋间向前冲打,手臂伸直与肩平,拳眼朝上,力点在拳顶,同时右手腕部内旋,右拳自体前向体后先搂后撑,手臂伸直与肩平,拳眼朝下,力点在拳尾(小指一例)。与两拳前冲后撑的同时,右腿前弓,左腿伸直,脚跟蹬地,形成侧小弓步,目视身体前方(图5)。 要点:同第三动的右十字捶,只是左右有别,但要求一致。 6.左卧虎式:右前脚略提,向左横移上小半步,左脚向身体左侧前方上一大步,落实成为左斜马步,同时向下坐身,曲腿扣膝裹裆。与两脚上步同时,右拳变掌自身体后经右叻间向前,在胸前划一小圆后,收至右肋间,掌心朝上。右手划同时,腕部要外旋。同时左拳变爪,左手腕部内旋,在身体左侧划一小圆,扣抓十身体前,屈左臂,爪心朝下,目视身体前方(图6)。 要点:同第四动右卧虎式,只是左右有别,但要求一致。 7.右十字捶:动作同第三式(图7)。要点:同第三动右十字捶,此处从略。 8.右卧虎式:动作与第四式相同(图8)。 要点:同第四动右卧虎式,此处从略。 9.左十字捶:动什与第五式相同(图9)。 要点:同第三动右十字捶,只是左右有别,其它要求不变,此处从略、 10.左卧虎式:动作与第六式相同(图10)。 要点:同第四动右卧虎式,只是左右有别,其它要求不变,此处从略。 11.右十字捶:动作与第七式相同(图11)。 要点:同第三动右十字捶,此处从略。 12.右卧虎式:动作与第四式相同(图12)。 要求:同第四动右卧虎式,此处从略。 13.左十字捶:动作与第五式相同(图13)。 要点:同第三动右十字捶,只是左右有别,其它要求不变。此处从略。 14.马步捋掌:左脚提起,向身体左侧横向上一步,向下坐身落实成为止马步:上少时,身体向右转90度。与转身上步同时,右拳变掌,自右向左在胸前划圆后,收至右肋间,掌心朝上。同时左掌变爪,自左向右抓于右晌前,爪心朝下,力点在五指,目视身体右侧(图14)。 要点:由十宁捶变成马步捋掌,是个移身换形的动作,内容复杂多变,实用技击性极强。右手的捋掌内含刁拿捋带,是擒拿技术;左手的扣抓有抠扣撕捋之意,连皮带肉一起抓,也叫扣抓撕打,两力合一就是打法。因此动作要快,实力要足,变化要多,反应要快。 15.并步—字捶:右脚自右向左横向上步,与左脚并齐,同时两手变拳,右手腕部内旋,右拳自右叻间向身体右侧冲打,手臂伸直与肩乎,拳眼朝上,力点在拳顶,左拳自右胸前向身体左侧横撑,手臂伸直与肩平,力点在拳尾(小指一侧),拳心向下,目视身体右侧(图15)。 要点:并步一字捶打的是两种劲,右拳打冲顶,左拳打抡撑,两种拳法两种用法,右拳正面进攻,左拳打身后来者,动作要威猛脆快,力度要充实完整。二皇炮捶的特点是一招一式,一式一发,结构紧密,动作连贯,前后衔接,不留空隙。 16.单鞭捶:身体向右转度,左腿屈膝提起,掩脚扩裆。与转体提膝同时,右拳随转体先向下后向上抡挂劈砸,至身体前方时,右手腕部外旋。右拳向体侧劈砸,拳心向单,力点在拳背,右肘与左膝合,左手腕部外旋,先向上、向体前抡劈,至体前守即收回,将左拳抽至左肋间,拳心朝上,目视身体前方(图16)。 要点:单鞭捶又叫回手(首)单鞭捶,是三皇炮捶的典型动作,内含两挂一劈砸,所以又叫一马三捶,左腿的提膝、右手的劈拳(劈面捶)与左拳的回收要同时完成。完成后动什略停,这里面有一个讲究。似停不停,不停又停,为的就是完成一个完美的造型,给人一种美的艺术感受,其关键是既要有充实的力度,又要控制平衡,接下来就是大弓步顺肩捶,动作要快,这样才能展示二皇炮捶动作与动作之间的快慢相间的节奏感和一招一式、一式一发、一合一展、拳打团发的特点。 17.顺肩捶:提左膝,左脚向前上一大步,落实成为大弓步,同时左手腕部内旋,左拳自左肋间向身体前方冲打,手臂伸直与肩平,拳眼向上,力点在拳顶、与弓步冲拳同时,右户腕部内旋,右拳自身体前方向体后抡撑,于臂伸直与肩平,拳眼向下,力点在拳尾(小指一侧),目视左冲拳方向(图17)。 要点:顺肩捶前弓腿膝不过足,后腿伸直,脚跟蹬地,顺肩捶与十字捶的不同点是:左腿在前、左拳在前叫顺肩捶,左腿在前、右拳在前叫十宁捶;顺肩捶是大弓步,十字捶是小弓步。二皇炮捶套路的特点是:一招一式,一式一发,招招有法,式式有用,朴实无华,没有哗众取宠的动作。另外,三皇炮捶外阱功力,内讲含蓄;既讲技术,又讲技巧,用技巧发挥技术的特长,用技术展示技巧的作用,技术与技巧相辅相成,体现炮捶拳的内功外力。 18.左虚步掩肘:向后抽身坐力,变成右腿支撑身体,左腿屈膝,将左脚点于右脚前,足尖里扣成为左虚步,同时两拳变掌,左手腕部内旋,左肘略屈形成掩肘式,掌心朝上。与抽步掩肘同时,右手畹部外旋,屈右臂,将右掌收至右肋间,掌心朝上,目视左掩时方向(图18)。 要点:虚步掩肘是纯技术动作,左手内含搂挂压手,右手内含搓打山面,下一步的阴阳掌就会充分体现它的技击特点。顺肩肘变虚步掩肘,抽身要快,支撑腿要实,两手的变化与撤步抽身要同时完成。 19.阴阳掌:两手同时动作,左手向下,右手向上,右手腕部内旋,经左肘下向上穿起至头部右侧上方,肘略届,掌心朝上,力点在掌根与掌心之间:左手腕部内旋,在右手上穿掌时,向体左侧F方按,肘略屈,掌心朝下,力点在掌根与掌心之间,目视休前方(图19)。 要点:看拳术套路,如果没有阴阳掌、十字捶、开弓式,拉马式和炮捶拳的功力(炮捶劲),技法(炮捶的拳法与技巧),就不是三皇炮捶拳,体现不了三皇炮捶的十二炮。阴阳掌两手一上一下,要体现在发力上,发力时要坐腰合胯,松肩放打,才能成为统一整劲。 20.左卧虎式(换位往前走):左脚向身体左侧前方上一步,向下坐身成为斜马步(卧虎桩),同时左手变爪,自身体左侧下方向上运行,扣抓于身体左侧前方,肘略屈,爪心向下,力点在五指。与上步扣爪同时,右手豌部外旋,自身体右侧上方向下收至右肋间,掌心朝上-腕部外旋时,力点在掌沿一侧,具技术内涵是捋带刁拿手法,目视左手扣爪方向(图20)。 要点:同第二动左卧虎式,此处从略。 21.右十字捶:动作同第三式(图21)。 要点:同第二动右十字捶,此处从略。 22.右卧虎式:动作同第四式(图22)。 要点:同第四动右卧虎式,此处从略。 23.左十字捶:动作同第五式(图23)。 要点:同第三动右十字捶,只是左右有别,其它要求不变,此处从略。 14.左卧虎式:动作同第六式(图24)。 要点:同第四动右卧虎式,只是左右有别,其它要求不变,此处从略- 25.右十字捶:动作同第三式(图25)。 要点:同第二动右十字捶,此处从略。 26.右卧虎式:动作同第四式(图26)。 要点:同第二动左卧虎式,只是左右有别,其它要求不变,此处从略。 27.左十字捶:动作同第五式(图27)。 要点:同第三动右十字捶,只是左右有别,其它要求不变,此处从略。 28.马步捋掌:动作同第14式(图28)。 要点:同第14动马步捋掌,只是面向方向不同,其它要求不变,此处从略。 19.并步一字捶:动作同第15式(图29)。 要点:同第15式并步一字棰,只是面向方向不同,其它要求不变,此处从略。 30.回首单鞭捶:动作同第16式(图30)。 要点:同第16式单鞭捶,此处从略。 31.顺肩捶:动作同第17式(图31)。 要点:同第17式顺肩捶,此处从略。 32.左虚步掩肘:动作同第18式(图32)。 要点:同第18式左虚步掩肘,此处从略。 33.阴阳掌:动什同第19式(图33): 要点:同第19式阴阳掌,此处从略。 34.收式(一)穿手:起身直立,向右转体90度,向前上左步与右脚平齐,同时两手腕部外旋,右掌向下,左掌向上,两掌经两肋间向体前穿出,两臂伸直,掌心朝上,目视前方(图34)。 35.收式(二)掸手:两手变拳,先向胸前合拢,拳心朝里,动作不停,两手先内旋向下,划弧至身体两侧,两臂伸直与肩平,拳心朝上。划弧时,两手腕部外旋,目视体右侧(图35)。 36.收式(三)压掌:两拳变掌,自身体两侧先向上,经面前向下按压于胸前,两肘与肩平,两掌掌心朝下,目视体前方(图36)。 37.收式(四)还原式:两手向下,自然下垂于身体两侧,掌心朝里,目视前方(图37)。 收式要点:全套动作做完,全身放松,呼吸自然,筋舒骨展,神态自若。 张凯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dougena.com/sdgzz/2047.html
- 上一篇文章: 书房营造
- 下一篇文章: 名家介绍第十二期韩绍先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