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四棱豆的种植管理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医院疗效最好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推进我国现代都市农业全面升级,只等你来! 四棱豆又称翼豆、龙豆、四角豆,是一种营养非常丰富的豆科蔬菜。 四棱豆是四棱形的嫩豆荚,口感脆嫩细腻,营养价值很高,并有保健功能,其嫩叶和花富含氨基酸和维生素、矿物质等,地下块根含有高的蛋白质,含量为土豆的4倍,是目前世界上含蛋白质最高的块根作物。四棱豆浑身都是宝,被誉为“豆科之王”“绿色的金子”。 优良的四棱豆品种根据其生长发育特点和收获目的可分为食用类、菜用类、饲用类和兼用类等4类品种。近年来我国科研单位新选育出一些适宜我国北方地区无霜期短、气候较干燥、冬季严寒的条件下栽培的优良品种,同时也育出品质优良、适应性强的蔓生品种和矮生品种。 印度尼西亚品系:茎叶绿色,花为紫色、白色和淡紫色,较晚熟,豆荚长18?20厘米,为多年生,在热带地区全年播种均能开花结实,营养生长期长达4?6个月。 巴布亚新几内亚品系:一年生,早熟,自播种至开花需57?79天,小叶以卵圆形和正三角形居多,茎蔓生,花紫色,茎叶和花均有花青素,荚长6?26厘米,表面粗糙,种子和块根的产量较低。 四棱豆:广东农业科学院从海南地方品种中选出,蔓生,花浅紫色,荚深绿色,长22厘米,宽3.5厘米,单荚重20克左右,种子圆形,生长期嫩荚天,老荚天,适宜南方地区及北方地区5?10月种植。 早熟翼豆: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选育出的早熟品种,适应性广、经济性状好,蔓生,蔓长4?6厘米,叶阔卵形至阔菱形,茎叶绿色、嫩荚绿色,长16?21厘米,近地面根膨大成块根,适宜在广州、南京、北京等地种植。 :由华南植物园和北京蔬菜研究中心经多年选育出成熟类型品种,蔓生,蔓长34米,分枝力强,植株苗期长势中等,中、后期旺盛,花蓝紫色,嫩荚绿色,荚长粗糙,易剥离,肉质脆,味微甜。适宜我国各地种植,华北地区露地、保护地均可种植。 早熟2号:中国农业大学选育,植株蔓生,蛮长3.5?4.5米,分枝力强,茎基部16节,可分枝45个,茎叶光滑五毛,80%?90%植株近地面根系膨大成块根呈细长纺锤形。每公顷产嫩荚?00千克,产薯块千克,干豆粒0?千克。成熟早对光照不敏感,生长发育所需积温较低,适宜北方地区种植。 四棱豆的栽培季节和栽培方式栽培季节:一年生栽培是春种秋收,南方地区多年生栽培,在寒冷的冬季地上部分枯死,经地下块根越冬,第2年温暖潮湿季节块根上发出新芽又开始生长。广东、广西、云南等地,3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长江流域在保护地4月育苗,5月中、下旬定制,8?11月采收嫩荚,直播在5月下旬;华北地区露地种植,3月中、下旬在保护地育苗,苗期25?30天,4月中、下旬定植大田,春季有风沙地区定植后要加风障或扣小拱棚,保护地种植,春季1月播种育苗,2月中、下旬定植。秋茬6月下旬至7月中旬直播,10?12月采收。 栽培方式:四棱豆可以单独种植,也可与高粱、玉米等作物间作,因其枝叶繁茂,单株冠幅大,但前期生长缓慢,植株小,土地利用率不高,也可与菜豆、花生、甘薯、辣椒等作物间作、套种、混种,以提高土地利用率,还可定植在庭院、地边田角等观赏兼食用。 四棱豆的栽培的管理技术选地与施肥做畦:宜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能灌能排的沙壤土种植。而且不宜连作,选上茬不是豆科作物的地块,将前茬残株、杂草清理干净,集中进行烧毁或深埋等无害化处理。虽然四棱豆有较强的固氮作用,但生长期长,需肥量大,要想获得好的产量,仍需施用充足的基肥,耕地前每公顷施用腐熟、细碎有机肥?千克,或膨化鸡粪千克、过磷酸钙千克、硫酸钾肥75千克,南方果酸的土壤还需加入适量的石灰中和。耕耘整平后,按1.5米的间距做成高畦,畦面宽80厘米,畦沟宽70厘米,每畦定植或播种2行,株距35?40厘米,每公顷0?株,间作、套种则根据套种的作物来确定密度。 播种种子处理:应选择新鲜、饱满、种皮发亮的种子,播种前晒种1?2天,然后在55?56℃温水中浸种8?12小时,前期要用木棍不停地搅拌种子,直至水温降至30℃左右。种子充分吸胀后催芽,浸种期间换水2?3次。经浸种不能自行吸胀的“硬豆”需进行沙破种皮或化学处理方法,以促使发芽。 沙破种皮方法是用细砂纸磨破种脐背部少量的种皮;化学处理是将“硬豆”用12.5%浓度的稀硫酸在62℃的溶液条件下浸种5分钟,再用清水将酸冲净,然后再浸种,均可提高发芽率。催芽适温为25?28℃,也可用变温处理方法,白天30℃8小时,夜间20℃16小时,在催芽过程中每天用清水冲洗种子2次,经2~3天,90%的种子出芽不超过2毫米时即可播种。 播种方法:四棱豆属种子留土的作物,种子出苗的过程,主要是种子上胚轴伸长嫩芽出土,需较湿润的土壤条件,若土壤较干,可提前浇透水,待墒情适合再播种,一般采用穴播方法,按行株距挖穴,每穴点种2粒,播后覆土3厘米,幼苗顶土力较强,待出苗后选留健壮苗1株。 育苗移栽:育苗可在温室、大棚、小拱棚等保护地设施中进行,采用营养钵72穴塑料穴盘,也可用40克的营养块育苗,营养钵和塑料穴盘用草炭、蛭石为基质,比例为2:1,另加10%腐熟、细碎优质有机肥,每立方米基质加克50%的多菌灵,充分拌均后装入,浇透水后点种,每穴1粒发芽的种子,覆基质2~3厘米,早春要覆盖一层地膜以保温、保湿,待出苗时及时揭去以免烫苗。育苗期加强温度管理。出苗前温度控制在白天25℃左右,夜间18℃以上,出苗后及时通风,适当降低温度,白天20~25℃,夜间15℃以上,随着外界气温升高,逐渐加大通风量,待外界气温稳定在15℃以上时可昼夜通风,加强炼苗,有3~4片真叶、苗龄30~35天即可定植。育苗期间要适时浇水,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2次。 定植密度:每公顷0~株为宜,过密通风不良,在秋季还易倒架,过稀又影响早期产量。 定植方法:大面积种植按行距开沟,按株距栽苗,深度以苗坨放入后不高于畦面为宜,及时浇透水,水渗后再覆平土,小面积种植可开穴栽苗。为提高土地利用率可在垄、行间定植一些矮秧耐阴的蔬菜作物,前期可以提高经济效益。 田间管理中耕培土:四棱豆前期生长缓慢,要及时中耕除草2~3次;在植株旺盛生长,即将封行时,停止中耕,以免伤根,但要培土起垄,以利地下块根形成,也便于浇水和排水。 肥水管理:施肥原则以有机基肥为主,配合叶面喷肥。前期偏重施氮、磷肥,后期适量施用氮、钾肥。在叶片生长营养期少施氮肥,以防徒长;盛花期适当追施磷、钾肥和少量氮肥,以促使开花结荚。全生育期需钾肥最多,追施应少量多次。 具体追肥时间和追肥量:苗期生长缓慢,在根瘤形成较少时,应追施少量的氮肥以促分枝,一般每公顷穴施腐熟细碎的鸡粪千克;根瘤形成和活动旺盛期,每公顷追腐熟鸡粪千克+硫酸钾75千克;现蕾后每公顷施用含量30%的氮、磷、钾、复合肥千克,若枝叶茂盛可不用施肥;现蕾结荚开花期,要加强肥水管理,每次每公顷施用氮磷钾复合肥千克,每间隔15~20天施用1次。全生育期配合叶面喷肥,用0.2%~0.5%浓度的磷酸二氢钾和尿素于晴天下午以后混合喷施,每7~10天喷一次,全生育期可喷5~7天,以促进开花结荚,并提高坐荚率和嫩荚质量。 四棱豆不耐旱,在整个生长期要保持土壤湿润,满足茎叶生长。开花结荚和块根肥大对水分的需求,苗期缺水生长缓慢细弱;开花期供水不足则大量落花落荚,因此要及时浇水,以小水勤浇为好。在南方雨水多的地区,降雨后要及时排水,以免造成烂根和落花落荚。 四棱豆花、蕾脱落的原因四棱豆株高繁茂,花蕾数很多,但往往结实率不高,影响花蕾脱落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开花初期脱落:主要原因是高温致使花蕾发育不良,另外此时枝叶的营养生长仍占优势,致使花蕾发育不完全,或者不能开花,或者不能坐荚。防止措施是适期播种,并在温度高时采用降温措施。 开花盛花期的花蕾脱落:主要原因是光合产物的流向分散,花蕾的营养供给不足。这个时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都旺盛,各个发育中心对营养争夺激烈,这时光合产物要流向茎叶生长、开花结荚、块根膨大和根瘤菌固氮耗能等4个营养库,致使花蕾和幼荚营养不良而大量脱落。防止措施除加强肥水管理,合理施用氮磷钾肥外,还要及时整枝、打顶稍、摘心、疏枝打叶、抑制营养生长,疏掉弱势的花蕾,才能集中养分供给,大幅度提高结荚率。 开花后期的花蕾脱落:主要原因是气温下降,植株生长发育渐减缓。后期花蕾幼荚不能成熟,应该及时摘除没希望成熟的幼荚,以免消耗养分。 豆荚螟为害:在一些老菜田或豆类连作地,豆荚螟危害严重,并有迁荚为害的习性,幼虫选择豆荚下部蛀入荚内,食害幼荚和种子,造成落荚,要及时防治。 气候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的引种,由于地理条件的差异,会引起花蕾发育不正常,造成开花受精受阻而脱落。可采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来防治落荚,常用的有三十烷醇、赤霉素等。 主要病虫害防治四棱豆主要病虫害有病毒病、诱病、豆荚螟和吸花蓟马几种。 病毒病:病毒病是四棱豆的常见病害,分布较广,发生亦普遍,明显影响四棱豆的产量和质量,病原为菜豆普通花叶病毒和菜豆黄花叶病毒。 防治方法:选择相对抗病的品种,精选无病的种子;增施有机肥,适时浇水、追肥,使其生长健壮,加强防治蚜虫、粉虱、斑浅蝇等害虫;发病初期喷施1.5%植病灵Ⅱ号乳剂倍液或病毒A倍液或1%抗毒剂1号水剂倍液。7~10天一次,防治2~3次,也可以上药剂交替使用。 诱病:分布较广,多在秋季发病,发病率30%~%,发病严重时影响产量与质量。病原为担子菌疣顶单胞诱菌真菌,主要危害叶片。 防治方法:采收后及时清理田间病枝叶,集中烧毁或深埋;选用抗病品种,增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生长期间加强肥水管理;发病初期用25%敌力脱乳油倍液喷雾防治,7~10天防治1次,连防2~3次。 豆荚螟:又名豆荚螟斑,发生地区较广泛,幼虫蛀荚取食豆粒,还会引起落花落荚。 防治方法:在田间架设黑光灯诱杀成虫,6.7公顷架设一盏;及时清除田间落花、落荚,摘除被害的卷叶和豆荚,减少田间虫源;开花初期或现蕾期开始喷药防治。每10天喷蕾、喷花一次。 吸花蓟马:又名台湾蓟马,多数地区均有为害,成虫和幼虫为害蔬菜的花器,影响开花结实,也为害幼苗、嫩叶和嫩荚。 防治方法:冬前深翻土壤、破坏化蛹场所,减少害虫越冬场所;避免连作,采用地膜覆盖栽培,阻止害虫入土化蛹;播种前选用70%高巧干拌种剂,按种子重量的0.3%~0.5%拌种;害虫发生前或发生初期采用滴灌施药液体浇根防治,也可喷雾防治,宜选用有内吸熏蒸作用且对作物花器无药害的药剂。因为此虫多隐藏在花器内为害和为害幼荚组织的特点,喷雾重点为花器和幼嫩部位。 来源:文/曹华名优蔬菜专家 成果所属单位: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想了解更多最新农业科技成果资讯,请查看“国际先进农业科技推广网”(长按识别以下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dougena.com/sdgxw/6770.html
- 上一篇文章: 全解蔬果精力汤amp谷类精力汤
- 下一篇文章: 幸运草中队作品绿豆观察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