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文化香与养性
传统的养生中,衡量一个人是否健康,不只是看其是否有一个健康强壮的身体,而是从性命相合甚至天人相合的角度去评判的。一个真正健康的人,除了具有健康的体魄之外,也必须要有健康的思想,圆融的智慧。也就是具有道德,能为人类真正作出恭献的人。因此传统的养性是“修身”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修身即是要达到人格的完善,为“齐家、治国、平天下”建立能够与之适应的身心基础。 以香养性是传统养生的核心,至汉代以来养性理论已臻完备,形成了熏香养性的基本理念。实际上无论佛家、道家、儒家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亦是本性的修养问题,虽道路方法不同,但是目的是一样的。即使是伴随佛教进入中国瑜伽修行,亦是把养性放在首要位置。佛家要“明心见性”,道家讲“修真练性”,儒家倡导“养德尽性”。把握本性是人类把握自我,突破自我的关键问题。儒家传统思想中,“养性”或“性养”的程度是能否成为圣贤的核心问题。修心修身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而养性也是多渠道的,其中以香养性是其重要方式之一。 因此,香在祖先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外在的香到本性生香,(古人称为心香、性香)正是人们养生目的的祈求。古人认为,一个性命相合、脏腑、气血相合,道德高尚的人,体内会自然生发一种香气。因此,香气也就是一个人健康与德行的体现。这种香气被认为是天地万物的本性之香,是一个人达到与万物相合的标志,也正是一种对人格的追求。《尚书·注疏》中说:“我闻人之言曰,有至美治之善者,乃有馨香之气,感动于神明……明德之所远及乃惟馨香尔,勉励君臣使为德也。” 关于香对本性的作用,孟子“以鼻之于臭,为性性之所欲,不得而安于命”之说,深刻的揭示了香对于人之“本性”的重要作用。相对本性的这一特殊作用,历史上不乏精辟论述,从黄帝的“五气各有所主,唯香气奏脾”,以及杜甫的“心清闻妙香”,苏轼的“鼻观先参”,先贤们认为焚香是修养人格,培正念、降躁火、辅正行最便捷有效的形式。黄庭坚则更加简练概括的说出了:“险心游万刃,躁欲生五兵。隐几香一炷,灵台湛空明。”这精辟的论述。 单纯从对身体健康的角度来谈,则熏香养性是“防病于未然”的重要手段,是上医之举。传统养生观认为:本性不立,则病邪外侵。本性圆融之人,则馨香远播,病邪难侵。香气的作用一是要唤醒人们的良知,次之则有培补本性、通经开窍、杀菌消毒的作用。因此,即是单纯从身体健康的角度来看,也是十分重要的方法和手段,对今天的养生学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先人的生活中,从早起一炉香开始,读书写字要有香,迎宾接友,不同的客人要有不同的香,琴棋书画更要有香相伴。朝堂之上,庙宇之中,时刻香烟缭绕。更有那香车宝马,把缕缕馨香带到市井街巷。因此,香在祖先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外在的香到本性生香,(古人称为心香、性香)正是人们养生目的的祈求。古人认为,一个性命相合、脏腑、气血相合,品质高尚的人,体内会自然生发一种香气。因此,香气也就是一个人健康与德行的体现。这种香气被认为是天地万物的本性之香,是一个人达到与万物相合的标志,也正是一种对人格的追求。 文│:佚名 来源│中国香道 香是我的好朋友,我深知它從不辜負人?? --怀恩 推荐阅读 点击下列标题阅读更多关于空间的文章 声色娱情,何若净几明窗,一生息顷 三毛:在宝贵的光阴里,明白自己的选择 香文化│湯顯祖的『四香』 一炉香,为何如此迷人? 最上乘的燃香 梁冬:治疗疾病并不是都依靠药 香文化│黄庭坚《香之十德》 香为什么会对预防疾病有效 一个擅于用香的主人,通常拥有安宁如意的美好家庭 今日荐香 琥珀香 琥珀、乳香、白芷、丁香、龙脑香等十余味香材和合而成。 芳香开窍,清逸悦神,祛秽避邪,萌动生机。 典藏版 文殊师利曾为七佛之师,以智慧着称,为三世诸佛成道之母。文殊菩萨善巧方便教化众生,与我等南瞻部洲众生因缘尤其深厚,且以法界体性智、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五智功德普闻十方。 此香契合龙树菩萨《聚宝仪轨规范明论》所述相合,怀持世间,即得神祗常随,龙天护佑,增上吉祥。 文殊智慧香选料精良,无欺无伪之真香,香味芬馥逆风可嗅,可谓三门喜悦之胜智香。 沉香、旃檀香、熏陆香、安息香、降香、官桂、松黄、杜仲、泽泻等两百余种中药材制成。此香佛事普熏,安心宁神,适宜禅者静修。长期使用可宣通五脏之气,平肝补肾可妥善的照顾到肝郁、明目、滋阴、养肝、润肺、抗菌、抗疫、抗炎,驱恶、辟邪乃宁静悠远乃清净颐养之极品。 白檀、沉香、降香、乳香、苏合香、安息香、当归、甘松、赤芍、马鞭草、菊花、白芍、云木香、藁本、麦冬、佛手参、地黄、远志、九节菖蒲、仙鹤草、益智仁、川芎、柴胡、玉竹、北沙参、零陵香、丁香等两百余种中药材制成 香气甘醇、深邃,弥而不散。令人身心放松,心意悠然。此香可醒神健脑、疏肝理气,心安神宁,治愈失眠。特别在抑郁症方面有一定功效。 此香由沉香、檀香、降香乳香、三七、灵芝、党参、丹参、白术、茯苓、桂芯、砂仁、厚朴、柴胡等两百余中草药材和合而成。 常用可疏肝理气,理胃活血,脾胃气虚、痰湿中阻、寒热夹杂、对于胃部十二指肠、慢性胃炎、皆有明显舒缓。肝郁气滞血瘀,调理脾胃失调,同时可令糖尿病患者的症状得以改善,增强辅助治疗之功效,增强修复免疫系统。 :白檀、沉香、藁本、降香、大黃、红花、灵芝、松黄、菖蒲、琥珀、肉豆蔻、甘松、丁香、草果、冬青、桔梗、柴胡、远志、知母、陈皮、丹参、黄耆、苏合香、白胶香、乳香等两百余种中药材制成。 :此香净坛、除秽,势如破竹;消灾除障纳福,清身心、驱毒气、消困乏;僻恶驱邪,开窍宁神,香所至之处皆转为正能量。(袪湿、水肿、打通五脏六腑之淤气,可脐疗、泡澡、洒净等) 此香由沉香、檀香、肉豆蔻、白胶香、苏合香、没药、石菖蒲、丁香、藿香、松黄、菊花、红景天、白芍、赤芍、柴胡、黄芩、天竺黄、蒲公英、甘草、泽泻、皂角刺、芍药、山豆根、车前子、仙鹤草、山茱萸、五味子、刺五加、玉竹、桔梗、石斛等二百余种草本草木药材和合而成。 长期使用可对于祛瘀止痛、活血通络、清心除烦、温通脾胃方面皆有舒缓。尤其对于因脾胃失调严重导致的糖尿病可以达到一定的舒缓作用。同时还可以益脾胃,理补元气。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 指月香齋解穢流芬聞是香氣身意快然 ↓↓↓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dougena.com/sdgls/466.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药的名字都有什么含义210味常用中药
- 下一篇文章: 刍议胃病从肺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