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笋丨正当时
竹笋才生黄犊角, 蕨芽初长小儿拳。 试寻野菜炊香饭, 便是江南二月天。 春分前后,福屿早市上,卖甜笋、春笋的摊子,渐渐的多起来了。 中国人喜欢吃笋。 在古代最早的词典《尔雅》中,就有“笋,竹萌也,可以为菜肴”的记载。这里的竹萌,泛指竹类初萌的幼芽。 《诗·大雅·韩奕》说: “其簌维何,维笋维蒲。” 说的是韩侯初立,得周宣王厚赐,取香蒲嫩芽与竹笋以饯之。能成为周王赏给诸侯的赐品,说明笋在当时,已经是上好的蔬食了。 到了唐朝,还专门设立专员管理植竹。 《唐书.百官志》说: “司竹监掌植竹笋,岁以笋供尚食。” 笋的品种繁多。而且,一年四季都有出产。 按时节分,春天破土而出的,称“春笋”,夏秋时节收获的,称“夏笋”,冬季藏在土中的称“冬笋”。但以春笋和冬笋较为珍贵,尤其是春笋,笋体肥大,美味,爽口。 壹丨 中国文人爱竹,也爱笋。李商隐说: “嫩箨香苞初出林,于陵论价重如金。” 于陵,在现在山东邹平县东南,竹子稀少,因此,嫩笋尤其珍贵。 苏东坡说: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东坡先生爱笋是出了名的,后来更有传诵一时的“无竹令人俗,无肉令人瘦。若要不俗也不瘦,餐餐笋煮肉。” 郑板桥画竹,也爱食笋。他说: “笋菜沿江二月新,家家厨爨剥春筠。”“江南鲜笋趁鲥鱼,烂煮春风三月初。” 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谈到饮食,首推蔬食,蔬食里又首推竹笋。 “此蔬食中第一品也,肥羊嫩豕,何足比肩?” 他概括“蔬食四美”,竹笋都具备了: “论蔬食之美者,曰清,曰洁,曰芳馥,曰松脆而已矣。” 贰丨 春雨之后,竹笋骤发。 冬笋通身是没有一点绿色的。只要一露尖,就是春笋了。春笋是已经破土而出的,比较好采,所以价钱不贵。 因为水分充足,春笋的纤维特细。洁白光润,没有一点瑕疵。古人形容妇女手指之美,常比作春笋。 “秋波浅浅银灯下,春笋纤纤玉镜前。” 春笋不仅细嫩,而且清脆鲜爽,煎炒煨炖,无不佳妙。杨万里说: “可齑可烩最可羹,绕齿簌簌冰雪声。” 可齑可烩最可羹,说其百搭;绕齿簌簌冰雪声,说其嫩脆。正因为春笋贵在嫩脆,所以春笋的采收与烹饪,都是有窍门的。《笋谱》说: “采之宜避风日,见风则本坚,入水则肉硬。脱壳煮则失味,生着刃则失柔。煮之宜久,生必损人。” 就是说,春笋采下来,就要马上避风避光保存,经风吹过的竹笋会变硬变老,遇到水也会变得难咬。 不是马上下锅,就不要急着剥壳,切片,味道会跑掉,口感也不好。煮的时候呢,最好煮久一点,否则就有害无益了。 按照中医理论,笋的味性是甘、寒、凉的,可以利尿、化热、消痰,适度的吃一些是没问题的。 但是小孩子不要吃笋,不好消化。产后、有隐疾的,也不要吃笋。 “笋但能发病。诸病后、产后均忌之。” 叁丨 春笋的食法很多,正如杨万里所说,“可齑可烩最可羹”。它与各种肉类烹饪,更加鲜美,炒、烧、煮、煨、炖等皆可。 春笋肉丝,韭菜烧嫩笋,笋尖烧豆腐。油焖笋更非春笋不可。 烧“腌笃鲜”也以春笋为佳。 所谓“腌笃鲜”,是江南的一道名菜,即用鲜猪肉、咸猪肉各等量(瘦肥均匀的五花肉),和毛笋放砂锅慢炖,味美可口,其鲜无比。 我在《鼓岭丨萝卜》一文中,曾经说过,一根萝卜,靠近叶子的部分,味道较甜、辣味较少,宜生吃。 中间部位,辛味及甜味程度相当,宜炖,煮。最末端的一块,纤维最多,辛味最浓,宜炒,或油炸。 一支大的春笋,各个部位鲜嫩程度也是不同的,可分档食用,各具特色。 笋尖可用来炒食,或作为肉圆、馅心的配料。中部可切成笋片,炒、烧或作为菜肴的配料。根部质地较老,可供煮、煨、以及与肉类一起烹汤。 笋是越回锅越好吃,越嚼越有味道。 煮笋要煮透,这样既可因高温分解大部分草酸,又能使菜肴无涩感,味道更鲜美。 竹笋一时吃不完,可以制作笋干,慢慢地吃。这两天,小区楼下临水的石栏杆上,就有老人在晒笋干。这是很懂得生活的老人。 笋干烧肉是一道美味,下饭最佳。 肆丨 李渔说,烧笋菜崇尚自然。 “素宜白水,荤用肥猪。” 牛羊鸡鸭都不合适。为什么牛羊鸡鸭不适合呢?李渔说,因为这些食材本身的味重。 除了牛羊鸡鸭,还有香油,这些东西的味道,会抢了笋的风头,使笋的真正美味消失殆尽。 李渔认为,笋与肉搭配,笋是主角,肉纯粹是为人作嫁衣裳的。笋之所以“能居肉食之上”,仅仅在一个“鲜”字。 “庖人之善治具者,凡有焯笋之汤,悉留不去,每作一馔,必以和之,食者但知他物之鲜,而不知有所以鲜之者在也。” 周作人也曾说过,春笋即使只用白水煮了,蘸酱油,便有一种“新鲜甜美”的味道。江南人家惯以笋切丝,辅以雪里蕻外加肉丝炒之。吃时下撮细面,将其做面浇头,简简单单,就是一道美味。 南宋林洪的《山家清供》,给鲜笋起了个外号,叫“傍林鲜”。 “竹笋盛时,扫叶就竹边煨熟,其味甚鲜,名傍林鲜。” 而清朝的美食家袁枚,还教人怎么提炼笋中鲜味(笋油)。 在《随园食单》里,他说: “笋十斤,蒸一日一夜,穿通其节,铺板上,如做豆腐法,上加一枚压而榨之,使汁水流出,加炒盐一两,便是笋油。” 伍丨 三月春,柳稍如豆,最是吃笋佳时。 山光岚影,绿波荡漾,似乎听得到满山竹笋哔啵拔节的声音。 福建号称“八山一水一分田”,群山绵延,竹产丰富,竹笋与笋干更是其重要物产。 福州是个盆地,左旗右鼓,也是群山环绕,重峦叠嶂,山色青青。加之浩荡的闽江穿城入海,四季山珍河鲜海鲜不断。 这样的城市,算得上“有福之州”了。 一山山优良的竹林,冬去春来,夏逝秋至,都有当令竹笋可以尝鲜。春笋与韭黄竟长,鞭笋与雪藕媲美,冬笋与河鲫争肥。 清炒甜笋,糟菜笋,红糟焖笋,油焖笋,笋干焖肉……福州人也是出了名的爱吃笋。 春笋无论是凉拌、煎炒还是熬汤,均鲜嫩清香。笋好吃,而且营养丰富,所含的蛋白质中,至少有16种氨基酸。 《名医别录》说它: “主消渴,利水道,益气,可久食。” 食用竹笋,能促进肠道蠕动,助消化,去积食,防便秘。还能防治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肥胖症等病症。 春笋,汇集了春天的雨露精华。一盘活色生香的笋菜,能把山野的灵秀气息传递给我们,让食者与天地相连。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dougena.com/sdgls/2218.html
- 上一篇文章: 方舟世界末日他竟然在做这种事
- 下一篇文章: 成语丨史上最全的各类型成语为了孩子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