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巧匠

当地木匠不少,最有名的是黄春生。黄春生,绰号石头古,秉性刚强,敦厚和气,是木匠巧匠。原籍湖南衡阳。祖父到太平洞落户打瓦,哥哥继承父业,而他却从十四岁开始做木匠,俗称斗木。从业六十多年,从普通学徒,成为一个技术娴熟的,人人信得过的,人人尊敬的大师傅。年1月12日下午,笔者登门拜访这位已是七十八岁高龄的老人。他热情接待,并叙述了几十年木匠生涯。举了几个例子。他说,他斗木桶就最“拿手”。新斗好的水桶,不加铁箍或篾箍,只是用木糠擦过,就可以去担水,担一两担也不漏水,加箍之后,起码用上十年八年。斗(制造)凳,长条凳或凳子,全部榫头和榫眼,不需要用钉子。他可以一气斗好,不翻工,扔出去几丈远,榫头不会脱。斗棺材,俗称长生或大料,他也有亲身的经历与体会。他说,有人“临嫁穿耳”,有病才有棺材。我只要看过病人,再看开头三板斧皮跌落的方向,就可知道病人的安危。还可再生几久时间。都可以讲得八九不离十。几十年来,只有两例无讲对。如南木庞武生,那时请我去斗棺材,他已病在床上,讲话也上气不接下气了。他们都有怀疑,结果怎么样,二十多年后,庞武生两公婆都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才病故。黄春生没有把其中的诀窍说破。他还说,斗装食物的大盆小盆饭甑等等,听人家说画个“味道清香”的字令,就不臭木了。我不识字,不会画,心中默念“神仙通过”可以了,一样的不臭木。

(六)瑶医

太平洞瑶区,地处深山大岭之中,野生药材颇多。如黄连、首乌、黄精、半枫荷、天葵、山慈菇、五里香、山豆根、木通藤、土大王、山枇杷、板蓝根、马鞭草、车前草、五爪龙、草乌子、灵芝菌、凤尾草等等。举不胜举,因到外地较远,无论出秤架,通乳源,去湖南,来回路程,都要步行一百几十里,交通极为不便。因此当地人祖祖辈辈,都利用自己的优势,自行解决就医难的问题。因为多数人能识别草药,小病靠自己解决。大病,则就近请医生。旧时,比较大的村庄,都有人行医,因为有人主才去,所以叫行医。行医者,多为祖传。但多数不用中药,只靠草药土方法。虽未形成瑶医系列,但实际已经是瑶医了。其方法略略列下:

刮痧。又叫刨痧。方法是在人背脊上沾上些茶油,然后用牛排骨或用碗边对着背脊两旁,不停地轻轻刮去。被刮处即会充血,出现红色或猪血色。这是治热病方法。猪血色者,痧气则重一些。刮痧后背脊立感轻松,人也精神许多,往往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END

编辑:阳山网

来源:阳山文史

点击这里阅读原文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dougena.com/sdgls/10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