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理论依据:《本草求真》、《本草汇言》、《施今墨对药》

列位看官,今天为你说上一病,这就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咽喉肿痛。

这个时候怎么办?其实,对于有着丰富用药经验的老中医们来说,这件事情很好解决。两味药,就能让症状大大减轻直至消失。这就是妙用板蓝根和山豆根。方法很简单:

准备板蓝根10克,山豆根6克,用沸水冲泡闷盖10分钟,然后频频饮用。可以续水。轻症患者,1到2天即可见效。重症患者,3到5天可以让疼痛大为减轻。

接下来,让我们对这个方法背后的深意,一探究竟。

列位看官,咽喉肿痛,这在中医看来是典型的肺系疾病。咽喉为肺之要道。如果因为各种原因产生肺热内蕴的问题,那么热毒上犯,聚集在咽喉处,就会形成咽喉肿痛。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清肺热,解热毒。

我们拿什么实现这个目的呢?就用板蓝根和山豆根。

话说这板蓝根,很多人可能对其大名如雷贯耳。这味药在很多治疗感冒的方剂中出现,其主要作用,就是养阴、解毒、清热、去火、除烦。中医临床发现,它利咽的效果特别好。它入肺经,是中医压里面去肺火的能手,对肺燥、肺热引起的各类症状都有治疗效果。《中药志》里明确提出:“清火解毒,凉血止血。治热病发斑,丹毒,咽喉肿痛,大头瘟,及吐血、衄血等症”。

再说说山豆根。此药性味苦,寒。虽然有一定毒性,但是小量服用是安全的。它入肺、胃经,功在清热解毒,消肿利咽。历代医家通过临床实践发现,这山豆根的突出作用,就是利咽喉,主要用于治疗咽喉红肿热痛属于实火肺热者。另外,它也可以治疗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另外,在《本草求真》里面,先贤还对其泻火之能有另一番解读。这就是,山豆根可以入心经。咽喉肿痛,看似和肺火有关,实际上“肺逼近于心”,所以心火炽盛者,往往咽喉肿痛。山豆根清泄心火,因此可以“泻心保肺”,改善症状。也就是说,咽喉肿痛,伴发舌尖疼痛、心烦意乱、夜不能寐者,用山豆根是可以有效治疗的。

列位看官,这两味药联用,可见于近代中医名家施今墨的《施今墨对药》一书。两味药联用,有很好的泻火解毒、消肿止痛,引邪下行之能。其中妙处,非精研中药者不能理解。因此,我们可以说,这两味药信手拈来治疗咽喉肿痛,是中医高手们的选择。

但是,由于板蓝根和山豆根性味苦寒,所以对于脾胃虚寒者、体质虚弱者不适用。另外,二者搭配,针对的主要是实热、实火,病症处于急性期,疼痛剧烈者,患处多红、肿,所以力道很大。因此,患者在服用后症状明显改善了,就不能继续服用,以免伤正。总而言之,我们在借鉴应用前,要请中医师辩证指导,不能盲目应用。

全文完。不知列位看官意下如何?请在评论区畅所欲言。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白癜风哪里可以根治
白癜风哪里能治最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dougena.com/sdgjj/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