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网络(点击标题下的健康报即可加   邹德深(~),龙江医派奠基人之一。一生虽内外妇儿等各科疑难杂病兼治,但以儿科为多,尤其在儿科方面声望更高。在50余年的儿科临床实践中,他不仅总结了大量的临床经验,也形成了一些独特的学术思想。

  治表证用药轻灵

  小儿肌肤薄弱,卫外功能较差,寒温不能自调,所以易患外感病;但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用药须审慎,稍有不当,即可脏腑受损。邹老治疗小儿疾病提倡用药清灵,慎用大辛大热、大苦大寒之品,药味亦不宜过多过杂。其常用平和之药,如小儿外感发热,喜用紫苏、桑叶、荆芥、前胡、生姜、金银花、薄荷、菊花等,有时甚至只用一两味药(如生姜、陈皮)治风寒表证较轻者。外邪初犯,出现表证,解表法为其主要治法,但小儿一般多里热,一经感冒,易寒从热化,或热为寒闭,形成寒热夹杂之证,介于此种情况,采用辛温辛凉并用,自能风寒风热两解。

  小儿发病易虚易实、易寒易热,但总以热证、实证为多,并往往兼夹里热或食滞,形成表里同病,寒热错杂。单独使用解表药往往出汗热退,但汗后复发热,所以用解表药的同时,必须佐以清热药,如伴食滞则佐以消食运脾药。一般常用麻黄汤、桂枝汤、银翘散、桑菊饮、杏苏散等,常用药有紫苏、桑叶、荆芥、桂枝、麻黄、前胡、金银花、淡豆豉、薄荷、菊花等。若体虚感冒,常合用玉屏风散、参苏饮,即在解表药基础上加党参、黄芪、白术、茯苓、陈皮等;若夹食积,常合用平胃散、消食散、积实导滞散等方,即在解表药基础上加陈皮、厚朴、枳实、白蔻、山楂等。

  理气化痰止咳嗽

  咳嗽是肺系疾病中的常见证候,外感内伤均可导致,其总的病机为肺失宣降、肺气不利,或兼痰浊阻肺。邹老常言,肺失宣发肃降,咳必由是而生,盖肺浊脾湿为痰嗽之本,肺脾不足,且形气怯弱,易感外邪,肺气被束,宣降失司,咳必生焉,故以宣肺理气化痰法,用辛开苦降之方药调达气机,疗效显著。常用方为止嗽散加减:紫苏、紫苑各15g,款冬花20g,荆芥、前胡、杏仁、桔梗、枇杷叶、陈皮、甘草各10g。方中紫苏、荆芥、前胡辛温解表散风寒之邪;杏仁、桔梗一苦一辛,一升一降,宣肺降气,调畅气机,助肺宣发肃降;款冬花、紫苑止咳平喘化痰;陈皮健脾理气,甘草和中,调和诸药。咳急呕吐者,加清半夏、青皮各10g,以增豁痰破气之力;发热而咳嗽者,加薄荷10g,以助辛散解表发汗之功;胸闷者,加瓜蒌10g、枳壳10g,使开郁降气之力盛;咳喘重者,加苏子、莱菔子各10g,使降气之力增;咽干而痛者,加麦门冬15g、山豆根5g,增加清咽润喉之功;痰燥难咯者,加川贝10g,以润肺化痰;表虚汗多者,去荆芥、紫苏,加黄芪20g、桂枝10g、白芍10g,以调营和卫、益气固表;痰多者,加茯苓15g、半夏10g,以健脾化痰。

  疑难杂症不离脾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小儿生长发育有赖脾胃之健壮,以运化水谷、化生精微,输注于五脏六腑及四肢百骸。脾常不足,既是小儿生理特点,亦是小儿易于发病的重要因素。故在疑难杂症的辨治过程中,邹老突出以脾胃为本,如对慢性咳喘、心肌炎、小儿厌食、遗尿症、小儿肾炎、癫痫等病证,灵活运用运脾、健脾、调脾、温脾及消食和胃等治法,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小儿疑难杂症往往病情复杂,病程较长,大多累及脾胃,而出现小儿纳呆、神疲、乏力、消瘦等脾胃虚弱之症,因此运用健脾益气之法不仅符合小儿疑难杂症之病机,也符合所出现之病症,因此邹老常用四君子汤或六君子汤加味(药用人参或党参、茯苓、白术、陈皮、半夏、内金、炙甘草等),常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张友堂

以上为《健康报》原创作品,如若转载请标明作者和来源。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安全
北京哪里白癜风医院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dougena.com/sdgjj/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