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不足之症”和“热病”,“人参养荣丸”和“冷香丸”

一.黛玉的病和人参养荣丸的出处:众人见黛玉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因问:“常服何药,如何不急为疗治?”黛玉道:“我自来是如此,从会吃饮食时便吃药,到今日未断,请了多少名医修方配药,皆不见效。那一年我三岁时,听得说来了一个癞头和尚,说要化我去出家,我父母固是不从。他又说:既舍不得他,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了。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除父母之外,凡有外姓亲友之人,一概不见,方可平安了此一世。’疯疯癫癫,说了这些不经之谈,也没人理他。如今还是吃人参养荣丸。”贾母道:“这正好,我这里正配丸药呢,叫他们多配一料就是了。”

二.人参养荣丸的成分、功效:

人参养荣丸--版药典标准

人参养荣丸

人参养荣丸人参养荣丸拼音名:RenshenYangrongWan英文名:书页号:年版一部-

人参g白术(土炒)g茯苓75g炙甘草g当归g熟地黄75g白芍(麸炒)g炙黄芪g陈皮g远志(制)50g肉桂g五味子(酒蒸)75g

温补气血。用于心脾不足,气血两亏,形瘦神疲,食少便溏,病后虚弱。

三.宝钗的病和冷香丸的出处、功效、配方:

周瑞家的轻轻掀帘进去,只见王夫人和薛姨妈长篇大套的说些家务人情等语。周瑞家的不敢惊动,遂进里间来。只见薛宝钗穿着家常衣服,头上只散挽着{髟赞}儿,坐在炕里边,伏在小炕桌上同丫鬟莺儿正描花样子呢。见他进来,宝钗才放下笔,转过身来,满面堆笑让:“周姐姐坐。”周瑞家的也忙陪笑问:“姑娘好?”一面炕沿上坐了,因说:“这有两三天也没见姑娘到那边逛逛去,只怕是你宝兄弟冲撞了你不成?”宝钗笑道:“那里的话。只因我那种病又发了,所以这两天没出屋子。”周瑞家的道:“正是呢,姑娘到底有什么病根儿,也该趁早儿请个大夫来,好生开个方子,认真吃几剂,一势儿除了根才是。小小的年纪倒作下个病根儿,也不是顽的。”宝钗听了便笑道:“再不要提吃药。为这病请大夫吃药,也不知白花了多少银子钱呢。凭你什么名医仙药,从不见一点儿效。后来还亏了一个秃头和尚,说专治无名之症,因请他看了。他说我这是从胎里带来的一股热毒,幸而先天壮,还不相干,若吃寻常药,是不中用的。他就说了一个海上方,又给了一包药末子作引子,异香异气的。不知是那里弄了来的。他说发了时吃一丸就好。倒也奇怪,吃他的药倒效验些。”   周瑞家的因问:“不知是个什么海上方儿?姑娘说了,我们也记着,说与人知道,倘遇见这样病,也是行好的事。”宝钗见问,乃笑道:“不用这方儿还好,若用了这方儿,真真把人琐碎死。东西药料一概都有限,只难得‘可巧’二字:要春天开的白牡丹花蕊十二两,夏天开的白荷花蕊十二两,秋天的白芙蓉蕊十二两,冬天的白梅花蕊十二两。将这四样花蕊,于次年春分这日晒干,和在药末子一处,一齐研好。又要雨水这日的雨水十二钱,……”周瑞家的忙道:“嗳哟!这么说来,这就得三年的工夫。倘或雨水这日竟不下雨,这却怎处呢?”宝钗笑道:“所以说那里有这样可巧的雨,便没雨也只好再等罢了。白露这日的露水十二钱,霜降这日的霜十二钱,小雪这日的雪十二钱。把这四样水调匀,和了药,再加十二钱蜂蜜,十二钱白糖,丸了龙眼大的丸子,盛在旧磁坛内,埋在花根底下。若发了病时,拿出来吃一丸,用十二分黄柏煎汤送下。”   周瑞家的听了笑道:“阿弥陀佛,真坑死人的事儿!等十年未必都这样巧的呢。”宝钗道:“竟好,自他说了去后,一二年间可巧都得了,好容易配成一料。如今从南带至北,现在就埋在梨花树底下呢。”周瑞家的又问道:“这药可有名子没有呢?”宝钗道:“有。这也是那癞头和尚说下的,叫作‘冷香丸’。”周瑞家的听了点头儿,因又说:“这病发了时到底觉怎么着?”宝钗道:“也不觉甚怎么着,只不过喘嗽些,吃一丸下去也就好些了。”

四.热毒的原意:

①病名。即时毒,一名温毒。《重订广温热论·论温热兼症疗法》:“其六兼毒,病名温毒,一名热毒,重称时毒。”详见时毒条。

②病邪名。指火热病邪郁结成毒。《素问·五常政大论》:“太阳在泉,热毒不生。”

热毒

中医病症名。即温毒。指火热病邪郁结成毒。也是疔疮、丹毒、热疖等急性热病的统称。又称“火毒”。火热郁积所成,易导致疔疮痈肿之类的邪气。

热毒炽盛

临床表现壮热口渴,烦躁不安,面红目赤,口舌生疮,痘大而密,疹色紫暗,疱浆混浊,口、咽、眼亦可出现疱疹溃破,便秘尿黄,舌苔黄糙,脉洪数。

解毒

“毒”有热毒.寒毒.疫毒.蛊毒.湿毒.火毒及食物中毒等,因病情不同,有内服和外治等各种不同方法。临床上以热毒症较为多见,常用清热解毒药物,如金银花.连翘.板蓝根.蒲公英.山豆根等。

五.黄柏的功效

苦,寒。入肾、膀胱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本品苦寒,长于泻肾家之火,清下焦之湿热。凡湿热蕴结发为黄疸、下痢、带下、脚肿或湿热疮毒等,皆为要药。其治阴亏火旺之证,是取其以泻为补之意,使火去不复伤阴,并非具有滋阴作用。生用降火力大,盐水炒可缓其寒性,并能增强清泻肾火之功。1.清热燥湿:①用于湿热带下,症见带下色黄黏浊或为脓样,或为黄水,阴痒,灼热,尿短赤,常与芡实、金樱子、苦参、车前子等配用。②用于湿热淋证,症见小便频数短涩,滴沥剌痛,小腹拘急或腰腹痛等,常与车前子、滑石、瞿麦、萹蓄同用。③用于湿热脚气,症见脚膝浮肿,常与苍术、牛膝同用,即三妙散。④用于湿热下痢,症见腹痛下痢脓血,里急后重等,常与白头翁、黄连同用。2.泻火解毒:用于湿毒肿疡、湿疹、口疮疔肿、烫伤等,随证配用,内服外敷皆可。3.退虚热,制相火用于阴虚发热、骨蒸盗汗及相火亢盛的遗精证,多配知母同用。

先看黛玉的病。本人无资料对黛玉的病做研究,也不敢妄信别人的推测,所以也不发表太多看法,但有一点是明确的:结合后文,说明黛玉的病是实实在在存在的,有发病周期也有症状,这部分证据很明显,在文本中也很容易找到,在这里就不再赘述。这说明一个问题,黛玉确确实实是有“不足之症”,她是病体是证据确凿的。再说一下“人参养荣丸”,根据证据的显示,这种药也是从古就有的,系由宋代官修方书《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的人参养荣汤制成。我们且不论曹公在这里有没有什么隐含之笔,但这种病和这种药都是实实在在存在的,这应该是没有什么疑义的,这个问题上曹公应该是用的“实笔”。

再看宝钗的病。病因:从胎里带来的一股热毒;症状:也不觉甚怎么着,只不过喘嗽些,吃一丸下去也就好些了。这病因、症状看上去不算什么大不了的,甚至觉得算不上什么病。而且秃头和尚也说了,他专治无名之症。这就很奇怪了,既然是从胎里带来的一股热毒,就叫“热病”好了,为什么还画蛇添足,暗示宝钗这病属于“无名之症”。对比上面我列举的热毒的原意和症状,发现宝钗得的根本不是什么热病,体内也没有什么真正中医意义上的热毒,如果有,那也是可以用常规的清热解毒的药物治疗的,而不是需要什么“海上方”、冷香丸来治疗。联系文中在此处连续出现的难得‘可巧’、可巧、巧、可巧四个字眼,不觉得作者不是在告诉你宝钗得了什么病,而是在暗示你什么吗?前后文结合一下,我认为作者是想告诉我们:这里用的是“虚笔”,宝钗根本没有什么实实在在的疾病,而是“妒热”,也可以说是嫉妒、心火。再看看黄柏这味药,功效:本品苦寒,长于泻肾家之火,清下焦之湿热。黄柏是大寒之药,用大寒之药煎汤送下,寓意不言自明,宝钗的病是“妒热”无疑了。但这里有必要说明的是,这种“妒热”并不是时时刻刻都发作的,而是偶尔发作的,这个从文本中也可以看出来。再看看“冷香丸”这种奇怪名字的药物。首先,这个药是根本不存在的,完全是作者杜撰的,作为药引子的一包药末子,是异香异气。有点作者暗示你这不是正常药物的意思。而且现在还没有谁发现哪本医书里有记载过,即便是记载过,看看它的成分,也不是治疗热毒的药。但如果我们再仔细看看这个“冷香丸”的配方,就会发现,那些花蕊最大的特点是源自白花,而且都是最应时应节开的花上所采。那些水也都是最应时应节的水。蜂蜜、白糖也都是比较纯净天然的食物。“冷香丸”由这么纯净、天然、洁白且难得的原料组成,那么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理来说,宝钗最缺的就是这些纯净、天然、洁白的东西了。寓意就是当妒热病发时,宝钗就会不自觉地做出一些有违封建大家闺秀风范的事情来,这个时候就需要“冷香丸”来平息这种热毒,使她能够重新回到温婉从容的大家闺秀形象。而这种热毒又是从娘胎里带出来的,寓意就是这是封建大家闺秀虚伪冷酷的黑暗一面,并不是现实社会中的药物(三从四德等封建奴女思想)能够治好的,只能依靠“冷香丸”来暂时平息而已。而黛玉是不需要补这些东西的。再结合“实笔”和“虚笔”的写法,也可以看出作者对两人的看法:黛玉是“纯洁、本真”的仙子形象的代表,而宝钗是温婉从容的封建大家闺秀形象的代表,但温婉从容的同时也有虚伪冷酷的一面,需要外来的天然本真的东西来压制,所以,宝钗这个形象始终是矛盾的。

写本文的目的,只是想要表达本人对于这两个人、两种病、两种药的一些暂时的看法,仅此而已。请批评指正!

(来源于红楼梦及网络)

策划:闲庭阁之旧时明月

责编:闲庭

编审:闲庭

来源:红楼梦

个人







































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专业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的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dougena.com/sdgjj/1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