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云松山街道办产业落地致富扎根
夏雨纷飞农事忙。日前,记者走进紫云自治县松山街道办事处小牛场、白河、摆纳、同心等村,放眼尽是栽插、管护禾苗的热闹场景。 松山街道办围绕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中药材、食用菌、蔬菜、生态猪等扶贫产业项目,推进各类扶贫建设项目落地生根,以确保今年该办事处实现人贫困人口脱贫。 良药治病更治“贫” 在松山街道办白河村下河组的山豆根种植基地,已栽种的山豆根长出嫩芽,几名村民正为山豆根除草。 “为调优产业结构,今年白河村由村级公司统筹,流转土地种植山豆根和白芨。”白河村副支书张德辉说,为增加土地使用价值,他们采取山豆根套种白芨的方式栽种。山豆根和白芨都是两年收的中药材品种,便于栽种和管护等工作同时进行。 “白河村的中药材产业是与贵州百灵集团合作发展的,贵州百灵集团负责提供种苗,以及栽植和管理技术指导等,采收时按照合作协议上的报低价回收。”松山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陆奎江说,山豆根和白芨种苗以每株2元钱,由村级公司统一给百灵公司购买;生产出来的白芨的保底价回收价为每斤12.5元,山豆根每斤16元。 张德辉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每亩栽植山豆根株,购买种苗元,同时套种株白芨,购买种苗元。两年后,每株山豆根最低采收0.4斤鲜根,亩产斤,产值元;每株白芨采收0.2斤鲜根,亩产斤,产值元,山豆根套种白芨的最低总产值元。从栽植到采收所有人工、肥料等栽种成本元,总产值除去购买种苗的钱和栽种成本,每亩元,即每亩每年利润元,比种植传统农作物强很多。 “今年,白河村以村级公司统筹吸纳贫困户参与栽种,以示范带动的形式,让村民看到栽种中药材比种植传统农作物强,从而自愿种植中药材等高效益经济作物。”陆奎江说,今年白河村预计种植山豆根套种白芨近亩,另外,松山街道办其它村也有少许栽种。 果蔬遍地产“真金” 记者在松山街道办牛场村食用菌种植基地看到,工人正在加紧建设菌棚。“今年牛场村食用菌种植基地是由松山街道办集中建设的,该项目总投资万元,带动包括牛场、同心、白河三个村的贫困户共户。”陆奎江告诉记者,项目于6月中旬建成投入生产。 在改扩建的G国道沿线牛场、石头寨等村段沿线一带,种植着成片的黄豆、花生、蔬菜等作物。 陆奎江说,今年来,松山街道办围绕“五个到村到户到人”工作要求,结合自身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实际,由街道班子成员率队,进村入户开展宣传动员,并筹资5万元购置黄豆、花生种子0余公斤发放给村民,在G、S公路沿线退出玉米种植余亩。并在所辖10个村成立了村级公司,发展中药材、食用菌、蔬菜、烤烟等项目。 记者在摆纳村鸿图蔬菜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夏枣种植基地看到,夏枣苗已开满花朵。鸿图蔬菜种养殖合作社负责人房再贤说,夏枣苗从山东引进,特点是见效快,栽植当年就挂果,果为无核果,很受市场青睐。 据松山街道办事处主任李武伟介绍,今年,松山街道办利用产业到户自建项目资金45万元入股摆纳村级公司,发展烤烟种植亩,烤烟已栽种,覆盖45户贫困户,量化资金50万元入股摆纳村鸿图蔬菜种养殖合作社发展生态养猪头和种植夏枣余亩,项目已投入生产,项目带动25户贫困户。 林下跑出“致富猪” 记者来到鸿图蔬菜种养殖合作社生态猪养殖基地,中午时分,生态猪饲养员吹响哨子,猪群从周围树林蜂拥而出,争抢饲料。 “生态猪养殖场于今年2月开工建设,4月开始陆续投入生产;现在已经喂养有生态猪多头,其中放到山上散养的有头。”房再贤说,他们把买来的猪仔喂养到80斤以上后放出林下散养,养殖场四周都是茂盛的林地,春夏猪群可在林下觅食嫩草和松子等,秋季可觅食青杠子等。生态猪品质较好,但喂养时间较长,要喂养12个月以上才出栏。 在松山街道办,不仅摆纳村养猪,枫香村也在发展生态猪产业。 “在枫香村,松山街道办投入年第一批产业扶贫量化资金万元入股枫香村乡村旅游合作社,现喂养有生态养猪头。”李武伟说,生态猪扶贫项目带动50户贫困户。同时,他们在产业到户自建项目资金30万元入股枫香村村级公司分红,发展小龙虾养殖20亩,目前20亩土地已流转完毕,场平、挖塘工作结束,覆盖30户贫困户。 此外,在新桥村,松山街道办利用到户自建项目资金76万元入股村级公司发展食用菌种植,规模10个大棚12万棒,26万元发展分散养牛,实现全村户贫困户全覆盖;在团坡村,利用产业到户自建项目资金30万元入股村级公司,发展菌草种植,目前正在流转土地,该项目正在实施中。(来源:安顺日报姚福进)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dougena.com/sdgjj/1907.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药材ldquo山豆根rdquo
- 下一篇文章: 连载每个人都可以读懂的中医爷孙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