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一切咳嗽善法汇编一
治咳总纲(一) 张介宾,字会卿,号景岳,别号通一子。因为善用熟地,有人又称他为“张熟地”。时人称其为“医术中杰士”、“仲景以后,千古一人”。 我的方剂老师范欣生老师常赞之曰:“张景岳不仅是个医学家,还是个哲学家。” 其对咳嗽之主张至今为中内沿用,影响深远。 壹 前谈 咳嗽是以发出咳声或伴有咳痰为主症的一种肺系病症。它既是肺系疾病中的一个症状,也是独立的一种疾患。 俗云:外科不治癣,内科不治喘咳。咳嗽缓解容易,扫尾却是万难。要知甘瓜苦蒂,物无全美。笔者咳嗽反复,积年累月,今始近乎痊愈。故将这一点咳嗽心得分享给大家,不到之处还望指正。 贰 古籍 《内经》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三字经》云:咳嗽不止于肺,而亦不离乎肺。 肺不伤不咳,脾不伤不久咳,肾不伤不咳喘。 痰之本,水也,源于肾;痰之动,湿也,主于脾;痰之成,气也,贮于肺。 徐灵胎云:诸病之中,惟咳嗽之病因各殊而最难治愈,治之稍误,即贻害无穷。余以此证考求四十余年,而后稍能措手,故能所载之方至详至悉,学者当于此潜心参究,勿轻视也。 叁 分型 古人依据咳嗽咳嗽症状将其分为五脏咳、六腑咳、风咳、寒咳、胆咳、厥阴咳等诸多名目,又可分新久虚实,凡此种种将简单的问题反而复杂化,唯有张景岳执简驭繁,分为两型,曰:“以余观之,则咳嗽之要,止惟二证,何为二证?”一曰外感,一曰内伤,而尽之矣。” 郭师讲易,易有三解: 1.简易:执简驭繁,把复杂问题简单化。 2.变易:因时、因地、因人,三因制宜。 3.不易:以不变应万变。 肆 详解 《三字经》云:“肺体属金,譬若钟然,一外一内。皆所以撞之使鸣也。”古人以钟喻之,此内外之分所由来也。 外感者,由风、寒、暑、湿、燥、火六气袭肺,阻肺经外出之气机,气机壅塞,呼吸错乱,而咳嗽作,兼发热、头疼、身痛者居多,宜解散为主。解散之妙,看定六经,自然中肯。内伤者,因喜、怒、悲、哀七情损伤真阳、真阴所作,亦有发热者,却不头疼、身痛,即热亦实作实止。损伤真阳之咳者,阴气必盛,阴盛必上干清道,务要看损于何脏何腑,即在此处求之,用药自有把握。若真阴损伤之咳者,阳气必盛,阳盛亦上干清道,亦看损于何脏何腑,即在所发之处求之,用药自有定见。 伍 治疗 世人皆谓见咳,独我而不见咳。 咳无止法,热无退法,不止咳而咳自止,不退热而热自退。外感者便以外感治之,内伤者便以内伤治之。审定阴阳,便当无所拘执。 阴阳既明,法由我立,方随我出。经方时方,无所拘束,随拈一两味,皆是妙法奇方! 陆 复杂之事 帝问曰:若内外合病,正虚邪留,如之奈何? 苏伯曰:俞嘉言尝在治痢疾时言:七实三虚,攻邪为先;七虚三实,扶正为本;十分实邪,即为壮火食气,无正可扶,急去其邪,以留其正;十分虚邪,即为奄奄一息,无实可攻,急补其正,听邪自去。并由此开创逆流挽舟这一渡世法门,功盖千古! 若正气不虚,或虚不甚,此刻医者无得犹豫,急投辛以解表,表闭一开,开门逐盗,勿临变生悔,万难救逆。若正气大虚,便当权宜,扶正祛邪,随情况而定。若正气虚极,当急投四逆、白通、潜阳封髓等。 帝曰:此法似可适用于一切急、危、重症,请遂言之。 苏伯曰:善问!请以肿瘤为喻。肿瘤前期,若病人正气不衰,或衰不甚,便当攻伐。黄药子、山豆根、僵蚕、全蝎,乃至十八反、十九畏,用起来不应受制,若医者为求自保,委委不用,便是杀人!若正气已虚,只得权宜,扶其正气,固其根基,涤荡邪害。若正气大虚,补不得,攻不得,只可着力于提高生命质量,十中尚能全之四五。若正气虚极,此乃天数,非人力能够改变。故李可言:愚治骨癌,仅此一例,晚期病人,气息奄奄,生命垂危,所患何病,已无关紧要,重要的是挽救生命,故于癌字上做文章,已失去意义,只可全力着眼整体……每读至此,泪盈满眶。此中无奈,谁能体会。 柒 结语 治咳嗽大概如此,既曰总纲,便当适用于一切。本来还写了七绝两首以言方药,无奈物无十全之美,只得隐口,免得误人。且各医家论述不一,处方用药深值得探究,又不宜不易道出,故而对于咳嗽,我是没有篇二的。 最后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dougena.com/sdgjj/1663.html
- 上一篇文章: 市场快讯7月31日
- 下一篇文章: 中药材市场快讯6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