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要药总结值得收藏
福建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wh/160627/4885172.html 中药要药总结: 1.麻黄:为发汗解表的要药。为用于肺气壅遏喘咳的要药。 2.白芷:为治疗阳明头痛的要药。 3.辛夷:为治疗鼻渊头痛鼻塞流涕之要药。 4.紫苏:为治疗风寒感冒的常用药。 5.生姜:入脾经,善温中止呕,为“呕家圣药”。 6.荆芥:为发表散风通用药。 7.防风:为治风通用药。风药之润剂。 8.苍耳子:治鼻渊之良药。 9.香薷:夏月解表之麻黄。 10.细辛:为治感受风寒、风湿之多种痛证及鼻渊头痛之要药;为治寒饮伏肺之要药。 11.葛根:为治项背强痛之要药。 12.柴胡:为治疗少阳证的要药,为治疗疟疾寒热的常用药。(为治疗肝胆证的要药。) 13.石膏:为清泻肺胃二经气分实热的要药。(为治疗气分高热和肺胃实火之要药。) 14.栀子:治热病心烦、躁扰不宁之要药。 15.夏枯草:为治肝阳眩晕,目珠夜痛及瘰疬肿结之要药。 16.黄连:为治疗湿热火郁之要药;治疗泻痢的要药。 17.知母:为清泻肺胃二经气分实热的要药。 18.苦参:治湿热所致带下证及某些皮肤病常用药。 19.生地黄:为清热、凉血、止血之要药。 20.金银花:为治疗一切内痈外痈的要药。 21.蒲公英:为治疗乳痈的要药。 22.紫花地丁:尤以治疗疔毒为其特长。 23.野菊花:治外科疔痈之良药。 24.重楼:痈肿疔毒、毒蛇咬伤常用药。 25.漏芦:治乳痈之良药。 26.土茯苓:治梅毒之要药。 27.射干:为治疗咽喉肿痛的常用药。 28.龙胆草:为治肝经湿热实火之要药。` 29.连翘:为“疮家圣药”。 30.大青叶:为治血热毒盛所致诸证之要药。 31.鱼腥草:为治疗肺痈的要药。 32.红藤、败酱草为肠痈要药。 33.射干:咽喉肿痛常用之品。 34.山豆根:治疗咽喉肿痛要药。 35.马勃:治咽喉肿痛常用药,对喉痹有出血和溃烂者尤宜。 36.马齿苋:治痢疾常用药。 37.半边莲:治热毒所致疮痈肿毒诸证常用药。(桔梗科) 38.金荞麦:以治疗肺痈咯痰浓稠腥臭或咯吐脓血为其所长。 39.白头翁:为治疗热毒血痢之良药。 40.白蔹:常用之水火烫伤。 41.四季青:尤宜于治水火烫伤。 42.绿豆:甘寒,善解热毒,如附子、巴豆、砒霜等。为解毒良药。 43.生地:清热凉血止血之要药。 44.牡丹皮:治无汗骨蒸之要药。 45.青蒿:善除疟疾寒热,治疟疾之良药。 46.地骨皮:除有汗骨蒸,为退虚热疗骨蒸之佳品。 47.银柴胡:为退虚热疗骨蒸之常用药。 48.大黄:为治疗积滞便秘之要药。尤宜于实热便秘。淤血证常用药。 49.芒硝:为治疗肠胃实热内结,燥屎坚硬难下之要药。 50.威灵仙:为治疗风寒湿痹肢体拘挛或麻木之要药 51.番泻叶:用语习惯性便秘和老年便秘。 52.独活:为风湿痹痛主药。无问新久,均可应用。 53.威灵仙:为风湿痹痛之要药。性猛善走,走而不守,通行十二经。 54.徐长卿:为治风痹或痹症痛重之要药。 55.川乌:治风寒湿痹证之佳品。尤宜于寒邪偏盛者。 56.蕲蛇:透骨搜风,祛内外风邪,为截风要药。尤善治病深日久之顽痹。亦为抽搐痉挛之常用药,风毒之邪壅于肌表常用之品。乌梢蛇功同此而力不及,然无毒。 57.木瓜:为治疗风湿痹痛、经脉拘急之要药。(为治疗风湿痹证酸重拘急麻木及吐泻转筋常用药。) 58.松节:尤善治寒湿偏盛之风湿痹证,祛筋骨间风湿。 59.海风藤:风寒湿痹,肢节疼痛,筋脉拘挛,屈伸不利常用药。(胡椒科) 60.昆明山海棠:治风寒湿痹日久关节疼痛麻痹之良药。 61.雪上一枝蒿:擅止痛,治疗多种疼痛之良药。 62.秦艽:风药中之润剂。无问寒热新久均可配伍,热痹尤宜。亦为治虚热之要药。 63.防己:对风湿痹证,湿热偏盛肢体酸重关节红肿疼痛及湿热身痛者尤为要药。 64.桑枝:痹证无问寒热新久皆可,尤宜于风湿热痹。善走上肢。 65.海桐皮:尤善治下肢关节痹痛。 66.雷公藤:治风湿顽痹之要药。皮有大毒。(卫茅科) 67.五加皮:强壮性祛风湿药。尤宜于老人及久病体虚者。 68.狗脊:对肝肾不足兼有风寒湿邪之腰痛脊强,不能俯仰者最为适宜。 69.千年健:“颇宜于老人”,常与钻地风相须为用。 70.雪莲花:尤宜于风湿痹证而寒湿偏盛者。 71.桑寄生:为治肝肾亏虚胎动不安之要药。 72.藿香:芳香化湿浊要药。能止呕,为治湿浊中阻所致呕吐最为截要。 73.苍术:为治湿阻中焦之要药。风寒挟湿来犯不用羌活便用苍术。 74.厚朴:行气、消积、除胀之要药。(为消除胀满之要药。) 75.砂仁:醒脾调胃要药。寒湿气滞者尤宜。为治妊娠气滞恶阻及胎动不安之佳品。 76.茯苓:利水消肿之要药。 77.车前子:利尿通淋。利小便以实大便。 78.滑石:为治湿热淋痛之良药;为治暑湿诸证之佳品;为治湿疮湿疹及痱毒之要药。 79.瞿麦:治淋证常用药、热淋尤宜。 80.萹蓄:“善杀三虫”蛔虫、蛲虫、钩虫。 81.木通:为治湿热淋痛及心火上炎或下移小肠之口舌生疮、心烦尿赤之要药;为治乳汁不下及热痹之要药。 82.海金沙:诸淋疼痛之要药,淋证常用辅药。 83.石韦:尤宜于血淋。 84.萆薢:善利湿分清泌浊,为治膏淋要药。(薯蓣科) 85.金钱草:为治砂淋、石淋之要药;为治湿热黄疸、肝胆结石之佳品。 86.茵陈:为治湿热黄疸之要药。(为治疗黄疸要药。) 87.附子:补火助阳、回阳救逆之要药。(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 88.干姜:温中散寒之要药。(为温暖中焦之主药。) 89.肉桂:为治疗下元虚冷、虚阳上浮诸证之要药;为治脾肾阳衰之佳品。(为治疗命门火衰之要药。) 90.吴茱萸:治肝寒气滞诸痛之主药。为治中寒肝逆或寒郁肝脉诸痛之要药。(为治疗肝寒气滞诸痛之要药;为治疗脾肾阳虚,五更泄泻之常用药。) 91.丁香:治胃寒呃逆之要药。 92.牡丹皮:为治疗无汗骨蒸之要药。 93.陈皮:为治痰之要药。 94.木香:为行气止痛之要药;也为治疗湿热泻痢里急后重之要药。 95.香附:疏肝解郁,行气止痹痛之要药。为妇科调经之要药。“乃气病之总司,女可之主帅也”,为气中血药。 96.薤白:为治疗胸痹之要药。 97.大腹皮:宽中利气之截药。 98.山楂:为消化油腻肉食积滞之要药。 99.神曲:治食滞兼外感表证。 .麦芽:治米面薯芋食滞,能回乳。 .莱菔子:饮食积滞兼气滞者。 .鸡内金:为消食运脾之要药。 张利兵简介: 张利兵,号中医鬼才,祖籍湖北汉川,本人出生于中医世家,毕业于湖北中医药大学,自幼受到中医启蒙,兄长张胜兵是著名的中医学家、国医大师李今庸教授的关门弟子,本人多年一直受到家传中医影响,更受到国医大师的熏陶,在兄长张胜兵医师的指导下用纯中医和针灸的方法为周边居民服务,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给周围群众解决疾苦。本人受邀"中俄一带一路"国际中药发展论坛演讲特约嘉宾,演讲论文收录于其中。这些年我跟兄长不断学习中医尤其是对不孕症,各种肿瘤有独特的见解并协助兄长编写了《医门推敲》《张胜兵解读温病条辨》《攻癌救命录》系列书,现在武汉有自己的工作室,主治颈肩腰腿疼痛,中医内科,外科,儿科,男科、妇科,各种肿瘤,结石,以及面瘫,风湿,类风湿等各种疑难杂症。治愈不孕症,各种肿瘤多例,在周边范围小有名气。 张利兵手机号:(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dougena.com/sdggx/5686.html
- 上一篇文章: 农家鸡长豆角面包湖南最新通报1
- 下一篇文章: 中药鉴定学的趣味记忆方法非常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