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QQ群 http://www.xianmeng.net.cn/fengshang/xinchao/870.html

赵岩,主治医师,医学硕士,医院工作,十余年野生中医,每日坚持诊病读书,不拘一格追求实效,半日临证半日读,半是文章半自语。以文会友,不要抬杠。

敢说真话,只讲事实。

在网上浏览视频,清华两位教授对话,突然看到一张记忆中熟悉的面孔,一看那眼神,又看了一下名字,张小琴!于是马上百度了一下,果然是山东电视台九十年代《道德与法治》节目主持人,后来去了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任教。当时家里刚买电视,村子里许多人都爱看她主持的这个节目,记忆中印象深刻。

另一位清华教授是主要研究科学史的专家,吴国盛教授,他谈到笛卡尔,谈到牛顿,谈到黑格尔,谈到哲学与科学的分道扬镳,谈到东西方的思维,谈到经验与科学,谈到超经验,可谓发人深省。顺便还提及了一下中医,谈到取类比象的思维与经验,让我对中医经验产生了沉思。

经验对于中医的重要性有目共睹,找老中医看病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要找真正的老中医,干了一辈子的中医,而那种年青时没有从事中医,等到头发白了再从事中医的“老中医”,其实算不上老中医,可能还不如那些青年中医,从医年限差不多,但是青年人反应更快,记忆力更好。

客观而言,学习中医从老中医的经验入手,这是一条比较好的道路,这个我是深有体会。比如遇到某个疑难杂症,如果前辈有这方面得心应手的经验或者思路方法,会少走许多弯路的。比如有些类型的顽固性口腔溃疡,用上某老中医的经验,不仅见效快,而且复发率也很低。这就是中医经验的魅力,有时候我们苦苦思索,寻找思路,琢磨处方,到头来反而不如一张老中医的验方管用,许多青年中医都遇到过这种情况。

但经验有利也有弊,有时也会限制僵化我们的思维,甚至产生错觉或者以偏概全。举个例子,有一位同道在山东某座城市行医,他说开诊所行医十多年了,医患关系融洽,几乎与患者之间没有什么不愉快。他说他没有地域歧视,但诊所这些年不到二十起的医患争执或者纠纷,具体来说就是闹事或无理取闹的,竟有八成的患者是带有某地域口音的,所以他说他现在遇到这个地方的患者,能不接就不接,送走为上,怕惹来麻烦,有阴影了。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就是经验主义的弊端,很容易产生标签化与全盘化,固化了我们的思维,实际上是哪都有好人,哪都有素质低的人,与地域无关。

再比如,山豆根这味药治疗咽喉疾病效果其实很好,但是我可能两年都不用了。因为前期给患者用,反复叮嘱患者一定要后下,不要长时间煎煮。但仍是有三个患者我行我素,想当然以为中药煎煮时间越长越好,不停叮嘱那一套,结果一起煎了。因为这个药长时间煎煮,容易造成肝损伤,所以赶快让患者半夜去急诊查肝功并观察,所幸无事,但就是因为有此经历,几乎不敢再用此药了。

研究实践中医,既要重视经验,应用经验,也不要让自己被经验绑缚手脚,止步不前,容易产生过于自信的偏激观点。

更多干货文章,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dougena.com/sdgcd/8138.html